宋安然感觉自己的心跳瞬间漏跳了半拍,脸颊微微发烫,
她有些心虚,急忙扫了眼喜春喜秋,见两个丫鬟正在忙活,根本就没留意到她,这才松了一口气。
宋安然冷笑一声,冲动之下,她差点在信纸上写下神经病三个字。
想了想,宋安然最后写道:“梁上君子,无耻小人。”
将信纸折好,压在书本下。
宋安然平息了一下心跳,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随意翻开一本书看起来。
到了中午,礼单登记完毕。用过中午饭,略微休整一番,宋安然就拿着账本册子,带着喜秋她们去库房清点礼物。
礼物很多,很杂。不过杂而不乱。宋家的下人很能干,将礼物放入库房的时候,就已经分了类别。如此一来,倒是省了宋安然她们不少事情。
对照账本一样样的检查,情愿辛苦一点,也不能因为马虎大意出现错误
。
这不是单纯的对账,这还关系到将来回礼的事情。
打个比方,古家送了一方砚台,还有两尊玉器。宋家按照砚台玉器的品质和价值做登记,分别将砚台登记为中品,将玉器登记为上品,后面再写上估值。
等将来古家请客的时候,宋家就会翻出账本,翻到记录古家礼单的这一页,按照古家的送礼的价值回礼。如果古家的礼物价值一千两,那么宋家回礼,就回价值一千零五十两,或者一千一百两的礼物。
这样一来,古家宋家皆大欢喜。宋家也不至于失礼。
所以登记礼单,清点礼物是一件不能马虎的事情。要是将别人的上品玉器登记为中品,将来回礼的时候按照中品的价值回礼,那绝对会得罪人。
得罪了人,自己还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哪里做错了,这才是最大的悲剧。
一个半时辰过去,礼物已经清点了大半。
喜秋拿起一个匣子,里面装着一颗南珠,挺名贵的。对照一下账本,没有错误,然后就打算在品级那一栏写一个上。
刚提笔,喜秋又觉着匣子有点不对劲。
喜秋放下账本,炭笔,仔细打量匣子。这匣子貌似比较厚实,比常见的装东珠的匣子厚了两寸左右。
喜秋心头很是疑惑,她神情一动,想到了什么。赶紧小心翼翼地取出东珠,又取出衬布,果然在下面找到了一个暗层。
揭开一开,顿时就将喜秋给惊住了。
“姑娘,你过来看看。”
“怎么啦?”宋安然来到喜秋身边,朝匣子里看了眼,嘴角一抽,笑了起来。
匣子的夹层里面放着银票,都是一百两的面额,总共有两百张,共计两万两。
喜秋有些紧张,第一次遇到一次性送两万两银票,而且还是放在夹层里面的主。喜秋问宋安然:“这些银票该怎么办。”
宋安然笑了笑,“这些肯定是送给老爷的。东珠你照常登记,银票就当做没看见。等老爷回来后,我会请示老爷。”
“奴婢遵命。”
这是一件小插曲,却让喜秋她们个个紧张兮兮。之后清点礼物的时候,都要特意检查一下包装盒有没有夹层,有没有多余的东西出现。
好在像这么神秘兮兮送钱的人只有一个,喜秋她们总算松了一口气。
礼物清点完毕,然后粉们别类的放入各个库房。
宋安然让喜秋抄写了两分账本,一份她保留,一份则是交给宋子期。
等到傍晚宋子期回来后,宋安然就拿着抄写的账本还有那两万两银票去见宋子期。
宋子期在外院书房,见到宋安然送来的两万两银票,他连眉眼都没动一下
。
宋子期一边翻着账本,一边问宋子期:“知道这些钱是谁送来的吗?”
宋安然说道:“礼单上写的是张老爷,同户部郎中的礼物一起送来。女儿问了门房,又让白一调查了一番,要是没出错的话,这位张老爷应该是一位盐商。”
宋子期嘲讽一笑,似乎是在嘲笑张老爷的吃香太难看。
宋子期示意宋安然继续说下去,宋安然从众多礼单中拿出一份烫金的礼单,“父亲,这份礼物需要你亲自处置,女儿不敢做主。”
宋子期微蹙眉头,盯着宋安然手中的礼单,有些疑惑。
宋安然没做解释。
宋子期接过礼单翻开一看,礼单上面没有写送礼人的名字,只花了一支插花簪子。反过来看,就是簪花夫人。
宋子期心头一动,他顿时明白过来,宋安然为什么说这份礼物需要他亲自处置。这是簪花夫人特意派人送给他的乔迁礼物。想到簪花夫人,宋子期心头一痛,又觉烦闷。
宋子期沉吟片刻,面无表情的问宋安然,“送礼物的人呢?有谁见到吗?”
宋安然摇摇头,“女儿问过门房和管事,都说只见礼物,没见送礼的人。或许是有人趁着门房忙乱的时候,悄悄送上这份礼物,然后又悄悄的离开。”
宋子期拿着烫金的礼单,只觉着烫手。他犹豫了片刻,干脆将礼单放入抽屉里锁起来,然后对宋安然说道:“将礼单上的礼物送到我的书房,我会仔细检查。”
“女儿遵命。”
宋安然没有多说一个字,没有过问一句话。宋子期也没打算解释,一切尽在不言中。
宋安然说道:“女儿见父亲这几日愁眉不展,莫非是在为差事烦心?昨日在宴席上,女儿听人说,陛下给父亲安排了重任,要求父亲一年内多收几百万两的税。陛下此举,实在是太为难父亲了。”
宋子期摆摆手,“陛下委我重任,既是压力也是动力。目前我已经有点思路了。”
宋安然笑了起来,“父亲,女儿操持商业多年,其实对税收还是有一点心得的。父亲要不要听听女儿的想法?”
宋子期饶有兴趣地看着宋安然,鼓励地说道:“说来听听。如果说得好,为父有重赏。”
“女儿不要赏赐,女儿只希望能替父亲分忧解难。”
宋子期含笑点头,一脸骄傲。“先将你的想法说来听听。”
“女儿遵命。”
宋安然斟酌了一番,这才开口说道:“户部要收税,目前只有两个途径,一个是农税,一个是商税。这两个税,每年的数目几乎都固定了。
最多也就是几十万两的差别。想要增加户部的收税,目前看来,貌似只能加税。可是一旦增加农税,老百姓就没了活路,那就是在逼迫老百姓造反。
增加商税,又会触动大商人和天下官员的利益,肯定困难重重,几乎办不到
。
既然加收农税和商税的办法行不通,干脆就在海贸和盐商身上想办法。”
“海贸和盐商?”宋子期点点头,“要说天下的商人谁最有钱,莫过于海商和盐商,只是我想了几天还没有具体的思路,户部也没人懂海贸。”
“户部没人懂海贸,父亲可以问我啊。”宋安然笑了起来。
接着宋安然又说道:“海贸这方面很简单,每个港口城市,朝廷都设有市舶司。父亲只要说服陛下,对所有进入港口的货物征收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重税,一年就能增加七八百万两的收入。”
“这么高的税收?”宋子期吃了一惊。商税三十税一,都有无数人在叫苦。征收三倍到十倍的税,那些人岂不是要翻天。
到时候无数的弹劾折子飞向金銮殿,宋子期纵然有金刚不坏之身,也吃不消众人的围攻。
宋安然大笑起来,“父亲放心,就算对海商征收三倍到十倍的重税,他们的货物依旧有十倍二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润。
父亲别忘了,羊毛出在羊身上,海商的货物全都是卖给富贵人家。就算一件货物贵个五十两银子,父亲认为那些富贵人家,京城的世家勋贵真的会在意吗?
可是一件货物,朝廷若是征收三倍到十倍的说,父亲想一想,全天下七八个港口城市,这将是一笔多大的收入。到时候凡是钱能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
宋子期听得很认真,他示意宋安然继续说下去。
宋安然说道:“据女儿所知,官员参与海贸的,只是极少数人。这些人在朝堂上根本无法形成有力的反对力量。
只要陛下肯支持,再从宫里面派出能干的内侍太监到市舶司负责收税,这项政策最多一年就能见到成效。
关于海贸,女儿还有个生财的办法献给父亲。这个办法不仅能赚钱,还能平息朝中的反对声浪。
办法就是由陛下牵头,水师组建船队,朝中官员和户部兵部等等部门一起入股,参与到海贸中。”
接着,宋安然提笔在画纸上开始描绘大周朝的海域线,以及海外地貌特征。
宋安然指着北边的一块大岛,说道:“父亲,这里是倭国,古称扶桑。倭国没特产,没资源,唯有铜矿。他们的铜矿储备几乎是我大周的数倍。只要陛下组建船队,女儿可以提供向导,运一船棉布纸张到倭国,就可以换回一船的黄铜。”
宋子期大吃一惊,“当真如此?”
宋安然压低声音说道:“父亲,知道这个秘密的人只有几个大海商。他们每年都要从倭国运回来十几船的铜矿。父亲想一想,那是一笔多大的财富。”
宋子期的呼吸变得有些急促,不过很快他又镇定下来。“倭国人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我们带走他们的铜矿。”
宋安然轻声说道:“父亲说的没错,所以要以伐木的名义遮掩开矿的事实。将铜矿藏于木头中,然后运上船,再运回国内。比起棉布纸张,这就是几十倍的利润。只要陛下肯组建船队,倭国的铜矿,就没有海盗的份。一年来回两三趟,运个十条船,到时候户部还会缺钱吗?”
宋子期盯着宋安然,“安然,到倭国挖铜矿的大海商中,是不是有你一个?”
宋安然笑而不语,她的手指慢慢下移,来到南方一大片岛上,“父亲,这岛上已经查明,不仅有铜矿,还有丰富的金矿
。当然,当地的土人也极为野蛮。
杀人投毒,无恶不作。没有军队护航,一般人还真不敢上岛挖金矿。如果陛下有决心,派遣几千战士上岛,将岛上的土人全部解决,那么岛上的金矿都将是朝廷和陛下的。”
宋安然的手指,沿着海岸想又朝西边移动。最后停在一大片大陆上,“父亲,这里就是传说中的天竺,以前又叫身毒。这里就是财富天堂,遍地黄金。
这里的有钱人都用玉石盖房子,用黄金铺地。金矿就裸露在地面上,需要的时候直接去金矿边上走一圈,就能捡到一箩筐的金子。
而且这里的人特别懒惰,他们也只臣服强者。谁是强者,他们就奉谁为主子。如果陛下的军队能来到这里,能在这里扎根,将这里的财富源源不断的运回国内,大周三百年都不愁没钱。”
宋安然指着海上的一大片地方说道:“父亲,海外有无数的金银财宝,有无数的机遇。可是我们这片土地上的王朝统治者,他们的目光永远盯着国内,永远盯着小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