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家事

一品嫡妃 我吃元宝 5392 字 2022-10-28

宋安然了然一笑。示意喜秋给婆子们一人一个三等封赏。

婆子们拿了封赏,一个个喜笑颜开,大把的好话说出来。直到宋安然一行人走远了,那些婆子才消停下来。

喜春嫌弃地呸了一声,悄声说道:“我们宋家搬走了,那些婆子每个月的赏钱直接少了一大半。估计这会,侯府的下人都在怀念姑娘还住在侯府的日子。想当初,姑娘出手多大方啊。侯府有头有脸的下人可都拿过姑娘的封赏。”

宋安然抿唇一笑,对喜春说道:“少说两句。有些事情心知肚明就行了,没必要说出来。”

“奴婢听姑娘的。”

到了松鹤堂,一切还是老样子。

侯府的女眷都在松鹤堂内,宋家三姐妹进去,先给老夫人古氏请安,然后又分别和其他人见礼。

高氏眉开眼笑的,“一段时间没见,安然好像又长开了一点,比以前更漂亮了,有大姑娘的样子了。过个一两年,安然也该说婆家出嫁了。”

宋安然低头,羞涩一笑,“三舅母就会取笑我。”

“我可不是取笑你,我这是实心实意的为你操心。”高氏笑呵呵的。

宋安然问道:“三舅母这么高兴,莫非有喜事?”

高氏捂嘴,哈哈一笑,“哎呀,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安然。那你猜猜,到底是什么喜事?”

宋安然眉眼微动,笑道:“定是三舅舅那里有了好消息。”

“哎呀,真是神了。安然,这世上还有你不知道的事情吗?”高氏一脸夸张地说道。

宋安然羞涩一笑,朝古氏看去,“外祖母,三舅舅去南州开矿,都已经过去了大半年时间。看大家这么高兴,莫非三舅舅有好消息传来?”

古氏笑眯眯的,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是有好消息。就是昨天的事情,你三舅舅派人送来了今年的第一批收益,虽然不多,却也是一个好的开头。”

宋安然抿唇一笑,“恭喜外祖母。还是外祖母做事有魄力,当初外祖母力主去南方开矿,这个决定果然是正确的。”

宋安然偷偷朝马婆子瞄了眼,马婆子冲宋安然比划了一个手势。

宋安然顿时知道了三舅舅送回来的第一批收益的具体数目,足有一万两。

原来马婆子趁着宋安然和古氏说话的那点时间,已经偷偷从侯府老姐妹的嘴里打听出具体的数目。才能及时的将消息传给宋安然。

宋安然偷偷一笑。马婆子这人虽然嘴碎,又是从侯府出来的,但是宋安然依旧留她在身边当差,就是看中她的交际手腕。派马婆子到侯府打听消息,绝对是无往不利。

对于宋安然的话,古氏很受用。

古氏笑道:“当初老身也是没办法了,趁着还有一口气,总得给侯府找个财路。想来想去还是开矿稳妥一点。不过这件事情,还是多亏了安然,还有你父亲。要不是你们绑忙,这矿还开不起来。”

宋安然笑道:“外祖母真要谢我,不如送我一点稀罕东西。”

“好,好。老身的库房对你敞开,你想要什么东西,自己尽管去挑选。”

“多谢外祖母。”

安然甜甜笑起来,可眼红死了侯府的姐妹们。

方氏瞪了眼蠢蠢欲动的蒋菲儿蒋莲儿等人,对宋安然说道:“安然啊,前段时间也是多亏了你。要不是你及时提醒,三老爷在南州那边可能就惹上了大麻烦,牵连到家里。”

方氏说的事情,和南州的铁矿走私有关。

那段时间,南州那边消息严重滞后,而且张关键送来的消息总是含含糊糊的。宋安然担心,侯府在南州遇上麻烦,更担心他们和铁矿走私的事情有牵连,怕他们被人咋脏陷害。于是派人示警,又派长安帮忙,这才让侯府免了一场祸事。

原来三老爷蒋凇最先看中的矿,就是和铁矿走私相关联的矿。幸亏宋安然及时示警,蒋凇又胆小,就说先观望观望,就没急着买矿。

后来事实证明,这个决定果然是正确的。当初蒋凇看中的矿被官府查封。如果蒋凇买下,不仅一文钱的矿都挖不出来,还要损失一笔买矿钱。

有了这个人情,蒋凇对宋安然又佩服又感激。说宋安然远隔千里都能预料到南州的事情,简直是神人。反倒是侯府,没有一个人预先想到这里面的风险。

蒋凇给侯府写信,在信里面将宋安然夸了又夸,说宋安然多能干,为侯府节省了多少钱,减少了多少损失,免了多少祸事等等。反正那些好话都是一箩筐一箩筐地往外倒。

就因为此事,才有了方氏之前说的那番话。

不过这番话显然不招三太太高氏待见。

高氏冲方氏翻了个白眼,一脸不屑,“什么叫做惹上了大麻烦,牵连到家里?我家老爷何时牵连到家里?

没发生的事情,也能被大嫂说得有模有样的,大嫂这样污蔑我家老爷,对你有什么好处?

莫非大嫂舍得让大老爷去南州吃苦受罪吗?还是说,你打算让你家沐元去南州?都舍不得,那你说这么多废话居心何在?”

方氏轻哼一声,一副我不和你一般见识地态度,“三老爷去南州做了商人,怎么三弟妹也有向商人妇看齐的趋势?三弟妹,这是侯府,我们是勋贵家的太太,好歹别跟商人妇一样,免得丢脸。”

高氏大怒,“大嫂,你口口声声说勋贵家的太太,要讲究体面。那你刚才说的话,有哪一句有体面?我家老爷辛辛苦苦,冒着各种风险在外面打拼,挣钱供全家老少吃吃穿穿。你们坐享其成,不知感激就算了,竟然还出口奚落我家老爷。大嫂,今天你不将话说清楚,我和你没完。”

“没完就没完。”方氏冷着脸说道,“没我家老爷在官场上周旋,打点关系,三老爷在南州能平平安安吗?没有侯府做靠山,三老爷开矿的事情能这么顺利吗?什么是一个家族的根本都弄不懂,三弟妹,你有什么资格同我争。我看你还是多度几本书,补补这方面的见识,免得再说出让人嗤笑的话。”

“大嫂,你……”

“行了,都少说两句。”

见两个儿媳妇闹得有些不像话,古氏不得不出面干涉。、

“老夫人……”高氏一脸不服气。

古氏挥挥手,不准高氏再开口。高氏和方氏的心思,她一清二楚。高氏觉着三老爷为家里挣了钱,三房的地位自然应该水涨创高,让她也跟着威风威风。

方氏则是眼红三房,一边猜测三房私下里贪墨了多少银子,一边又不服气。就想刻意打压高氏的嚣张气焰,搓搓高氏的锐气。

两个人谁都不想让,自然免不了一战。而且这只是刚开始,等三老爷送回来的钱越来越多,大房和三房的矛盾会越发突出。

不得不说,古氏对两个儿媳妇的心思一清二楚。

说白了,钱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古氏很清楚,终有一天,她不得不在大房和三房之间做出选择,调停两房的关系。但不是现在,不是今年,也不会是明年。

古氏会用她的生活智慧,将大房和三房之间的大矛盾的爆发时间使劲地往后拖。

一直拖到侯府有了起色,第三代子弟成长起来,能够独当一面为止。

宋安然偷偷观察古氏,她在古氏的眼中看到了一种独属于老人的智慧光芒。那是生活智慧,蕴含了生活哲理,无关对错,无关黑白是非。

古氏对两个儿媳妇说道:“无论是老大,还是老三,都在为这个家努力。少了他们任何一个,我们侯府都不完整。

你们是妯娌,是女眷,负责管教家中的子女,你们就得给老身守着本分。

以前府中没钱,一年到头就指望着田庄和铺子里的那点收益,三天两头的有人到老身跟前哭穷。

如今老身为你们找了一条生财的陆子,如果你们又因为钱多闹腾,那老身就将三老爷叫回来,大家继续过穷哈哈的日子。

总之,以后谁再敢为了钱的事情闹腾,老身就叫谁没好日子过。至于老大媳妇你担心三老爷贪墨的事情,老身可以给你保证,老身派去协助三老爷的人,都是忠心可靠的。

三老爷在外面喝点小酒,花点小钱,这是应该的。毕竟外面辛苦,这点你要体谅。

老三媳妇,你也别瞪着眼睛一脸不服气的样子。没有侯府,没有家中的男人在朝中做官,三老爷就别想在南州顺利开矿,更别想平平安安地。

你得明白,侯府才是三老爷在南州开矿的靠山和保障。没了侯府,三老爷就得喝西北风。光是当地的官府和土豪劣绅,就能让他输得精光。”

宋安然暗自点头,古氏说的很有道理,而且古氏的思路也很清晰。

可以这么说,侯府几百口人,真正有眼光和智慧的人,唯有老侯爷和老夫人古氏。大事上得听老侯爷的,小事上得听古氏的。

至于宋安然的三个舅舅,宋安然对他们只有一个平价,全都是庸才。

三个舅舅一个德行,做不了大奸大恶的人,也做不了大是大非的圣人。有出人头地的心,却没有出人头地的本事。总之,三个舅舅就属于靠着祖萌,混吃等死的,偶尔给家里惹点小祸事的典型二世祖。

精明厉害的老侯爷和古氏,生出这么三个庸才儿子,真不知道是教育的失败还是遗传的失败

至于蒋家的闺女,蒋清太好强,缺乏自知之明。宋安然的亲娘蒋淑,则和蒋清相反,太过柔和,缺乏上进心。

但凡蒋淑的性格有蒋清一半好强,白姨娘绝对蹦跶不起来。宋安平能不能出生,都要打个问号。

至于侯府的第三代,蒋沐文有些怪才,只是这人的心思不定,暂时还看不出前程在哪里。

蒋沐绍足够聪明,只是展现得太晚,错过了许多历练的机会。现在从头开始培养,就比其他世家子弟晚了将近七八年十来年。

蒋沐元典型如的耳根子软,这种人千万别当官。当官也别当一方主政的官,那绝对是灾难。蒋沐元只适合在等同养老院的清水衙门里做官。

侯府其他人,宋安然暂时还没看出谁能有大出息。再过个几年,或许大家的前程就很明朗了。

------题外话------

昨天统计错误,第二卷死的人应该有十个。

田姨妈,田嘉,

左夫人,左昱,

江道,文袭民,

王千户,晋王,

崔四,张治。

宅男福利,你懂的!!!请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