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页

“那是一个典故。”蓝盈盈手不停地说着:“古代一个叫庖丁的厨师替梁惠王宰牛,手法神奇,梁惠王问他为何如此高明,他说当初刚开始宰牛的时候,和一般人一样,看见的全牛,三年之后,见到的是牛的内部肌理筋骨,再也看不见整头的牛了。现在宰牛的时候,臣下只是用精神去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就像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顺着牛体的肌理结构,劈开筋骨间大的空隙,沿着骨节间的空穴使刀,都是依顺着牛体本来的结构。

宰牛的刀从来没有碰过经络相连的地方、紧附在骨头上的肌肉和肌肉聚结的地方,更何况股部的大骨呢?技术高明的厨工每年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割肉。技术一般的厨工每月换一把刀,是因为他们用刀子去砍骨头。现在臣下的这把刀已用了十九年了,宰牛数千头,而刀口却像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牛身上的骨节是有空隙的,但是刀刃没有厚度,用这样薄的刀刃刺入有空隙的骨节,那么在运转刀刃时一定宽绰而有余地(游刃有余)。”

风小雨停下刀,喃喃自语:“游刃有余,游刃有余,原来是这个意思。”他忽然想起夏爷爷那本书上对于刀工的描述不多,只是指出手部的感觉到一定高度,自然游刃有余。

“怎么啦?”蓝盈盈觉得风小雨的反应有点怪,忍不住问了一句。

“没什么。”风小雨醒悟过来:“我只是觉得要想了解原料结构必须到烹调技校学习一段时间。”

“嗯。”蓝盈盈表示赞同:“你可以找烹调界的名人推荐一下,学校应该给面子。”

蓝盈盈原本想说我帮你推荐,要是几天前她倒是可以脱口而出,昨天她忽然发现在风小雨面前难以保持心的冷淡,女孩子的矜持让她尽力说服自己保持距离,她宁愿风小雨来求自己。

“不用了。”风小雨低头继续用刀在猪头上划着:“萧雅已经答应让我去天艺烹调学校进修。”

蓝盈盈心头有一丝微微的失望,手中的刀一晃,差点伤了手指头,她心中一凌,已经几年没有出现这样的意外了,父亲一再告诫:烹调也是一门艺术,容不得半点分心。蓝盈盈一直心如止水般宁静,今天是怎么啦?是谁在水面投下一粒石子,泛起一圈圈涟漪。

猪头出骨进行了大半,张艳红等人才陆续来到,厨房间顿时热闹起来,王三跟在风小雨和张艳红后面进进出出,他竟然有意拜张艳红为师,这也是他的精明之处,看张艳红和风小雨的地位,无论如何前途也是其他人无法比拟的。

人手多,猪头马上加工好,放进大锅,加入白酒,大料,桂皮,葱姜,醋,大火烧开小火慢炖,如果一两个猪头可以炖到肉烂汤浓稠,多了就不行,放在一起炖到那个地步就不好装盘了。肉到八成熟,味道也进入肉内,吴浩把八成熟的猪头放进笼里蒸。这样猪头糯烂而不失整体造型。等到临上桌,把猪头放入盘子里,原汤下锅大火收到粘稠,浇到猪头上,四周摆上几颗翠绿的香菜点缀。

今天的菜当然是吴浩掌勺,其余的大厨跟着做一些小零碎,他一一吩咐下去,各人分工不同,最后剩下蓝盈盈和风小雨:“风小雨,你到小厨房间负责那几道招牌菜的制作和熬制菜肴调味的汤。”

厨师最重要的是汤,这种汤不是简单的宴席汤菜,是用骨头等原料熬制,炒菜时用于调味的高汤。每个饭店都有专门熬汤的汤罐,高汤是菜肴的底味,关键中的关键,就如空心大师的文思豆腐,豆腐很平常,全凭那种汤。

蓝盈盈没想到吴浩竟然把最重要的活交给刚入门的风小雨,更奇怪的是其他人毫无诧异之色,似乎顺理成章。瞄一眼风小雨,风小雨还是那副模样,如果简单熬个骨头汤或者鸡汤无关紧要,如果是菜肴最关键的调味,尤其还要进行招牌菜的制作,这是对一个厨师的最大信任,对于一个新人来说更是不可思议,风小雨没有一点兴奋或是丝毫傲气,只是淡淡一笑,拿起刀走向厨房间。

蓝盈盈刚要开口询问自己做什么,吴浩已经吩咐:“蓝姑娘,麻烦你和风小雨一起做,他的刀工不怎么样精细。”

三头宴的菜肴蓝盈盈基本都会,让她和风小雨做招牌菜是对她的最高待遇,吴浩也不想蓝盈盈在家常菜馆一无所获,篮运让女儿过来绝对不是仅仅为了帮忙那么简单。吴浩可不想让篮运笑话他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