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凯南很淡定地摇了摇头:“不一定。人最不了解的往往就是自己。所以,每一个人都应该是自己的旁观者。”
“呵……”向好轻笑了一声,“乍一听,还蛮有道理。”
“所以,愿意听我对你的理解吗?”蒋凯南又问。
“行,你说。”
蒋凯南顿了顿:“这个世界上,像你这种人,其实并不算少。只是,他们还没有条件,像你这样。”
蒋凯南短短几句话,倒是把向好给说懵了:“什么叫没条件?”
蒋凯南淡淡笑了笑:“一个人时常做深度思考,或者说时常做看似有价值的深度思考,是需要资本的,也是需要前提条件的。
首先,他有做深度思考的能力,需要具备一定的学识、阅历、远见,或者说是透过现象看本质的素养。
其次,他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如果一个人整天为了一日三餐衣食住行忙得不可开交,他是没办法做深度思考的。
然后是他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条件,就算不是太有钱,实现财务自由,但也不能太穷,一个太穷的人可能连饭都吃不饱,还谈什么理想、价值和意义?
有句话说得好,当一个人吃不饱饭的时候,烦恼只有一个。
当一个人吃饱饭的时候,烦恼就有千千万。你的烦恼,总而言之就是这千千万万烦恼中的一种,或者若干种。”
“噢?确实有些道理。”向好立刻附和道,不过也很快抓到了蒋凯南刚刚那番话的问题所在,“但你说的那三点,总结起来也就两点。”
蒋凯南笑了:“果然很聪明,看问题一针见血,向好不愧是向好!我的第三点算是对第二点的具体解释。这样说,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