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他们啥时候当过评判员啊,尤其还是文章的评判员,太高大上了!看热闹的同志们纷纷屏息凝神,生怕自己错过了重点,导致评论失误。

小李拿过文章后扫了眼,周苇的在下,年轻人的在上。

先读谁的好呢?

反正他是偏向周苇的,想来想去,还是决定把周苇安排在后面,这样的话大家印象更深刻,毕竟是后读的,记忆更明确。

打算好后,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读。

他不是专业的人,读起来没啥感情,反正不能为文章加分,不过语速上不错,不快不慢,方便大家听清楚。

一篇读完,大家开始畅所欲言,发表自己作为评判员的看法。

“我觉得不错,听着还有大领导的话呢。”

“嗯,我也这样觉得,挺好挺好。”

年轻人在这些夸赞声中骄傲地扬气了下巴,一副势在必得的装逼模样。

韩指导员蹙了蹙眉,领导的话怎么不全呀?政治稿件三大忌讳之一就是随意删减领导语录,正确做法是一字不落完整引用。

大家听不出来,但他作为指导员肯定知道,至于谁写的,他现在还不确定,所以这个问题先放着,以免弄巧成拙。

小李读完后,说心里话认为不错,起码怎么建设,一二三四五六写的很清楚。另外,虽然头重脚轻,越写越少,但能写出这么多字来,也是一种水平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