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页

周芦是报社的才女,知识渊博笔下生花,周苇现在搞这一出,不是效仿周芦是啥?当初他觉得周芦退婚还有点知道好歹,但现在反感爆棚。

兵团建设这个题目,他就是针对周苇的,与年轻人毫无干系,后知后觉年轻人占优势,他表示乐见其成,反正不能让周苇出风头就行。

可手上这两篇文章,他一个知识水平一般的人都能分出个高下来,一篇内容拖沓毫无内在逻辑,一些领导重要性讲话缺斤少两,凑在一起乍看丰盛,但猪肉没熟,鸡肉有毛,羊肉没味,经不起一字一句推敲,而另一篇内容紧凑,如果细细看,全篇几乎没有一句废话,引经据典信手拈来,没有一点生硬或者不合适的地方,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他因为周芦的缘故经常看报纸,要他说,这篇稿子放在报纸上完全不突兀。

一开始他还挺高兴,好和坏很明显,或者说好的太好,导致看一般好的文稿也会觉得欠些火候,变成了不好。原以为年轻人是好的那篇,未料不是,徐朗脸色铁青,心里五味杂陈。

两个人在大家眼皮子底下写的,哪里有作弊的可能?但他就是没办法接受周苇能写出这般好的文章来!

年轻人看连长的脸色,摸不清楚谁写的更胜一筹,但是他信心十足,领导的话他加了,韩指导员思想政治培训的精髓他加了,没道理他输啊,他是老知青,在兵团呆了好几年,建设之类的耳濡目染,不说完全把握上级领导的意思,但起码中个三分之二。

“连长,你公布吧,谁写的好?”

徐连长根本不想说出周苇写的好这句话,但是要他说年轻人写得好,太违心了。

说实话包庇都没办法包庇,是个人都能分出好坏来,他要真说了,大伙不得怀疑他的水平有问题啊!

最后他硬生生道:“还是让韩指导员做评判吧。”

小李连忙上前接过文稿递给韩指导员。

韩指导员皱眉头,这烫手山芋!

就在他犹豫接还是不接的时候,周苇笑着排忧解难道:“我看大家评判才最为公平。”

“啥?大家评判?可我不水平不咋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