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页

蔡侯的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似乎是想伸手摸摸她的头像对其他的女儿一样,说上一句“夏儿真懂事”,可他终究没有做到,他最终只是在空气里碰了碰:“跟父王回王宫吧。”

姜夏想去跟师父道别,可师父早在几个月前就得到了宇天子的诏令去了王畿,一直没有回来,最终只能在师父的房门前磕上三个头,他这些年来的教养之恩,她注定只能来世再报了,还有那个人的救命之恩,她欠了这么多,也不知道下辈子还不还得完。

事实证明,姜夏实在是多虑了,她很快还上了这份恩,因为她到了王宫后,就从姜素雪那里知道,她要嫁的那个将军,叫江淮。姜夏不敢想,这世上同名同姓的人太多,而且他那样子却是不像个将军,倒像个会使剑的郎中。

使者来求亲时也没有带上一幅画像,姜夏的怀疑无从证实,也不知道是不是他向宋侯提议的要娶她,还是说他其实也是被逼的,或者他已经有了心爱的人,她的到来就成了多余。

姜夏日日沉浸在这样的纠结里,甚至都没留意到妹妹的难过,姜素雪一点都不想自己的姐姐嫁去别的国家,尤其是姐姐听见“江淮”这个名字时流露出来的那份欣喜——她明白,她的阿姐不再是她一个人的人,阿姐喜欢上别的人了,而且要为了这个人离开她,她不高兴。

两姐妹各自怀揣着自己的忧思,一直忧到了姜夏要出嫁的这一天,这一天,天上淅淅沥沥下起雨来,乌云遮盖长空,巫卜占了一卦,大凶。但迎亲的队伍已经浩浩荡荡到了蔡国国界,红妆十里,不可能回头的事。

这本应该是一则佳话,蔡国才名远扬的公主嫁给了宋国久负盛名的大将军,少女在十七岁的年纪,她爱的人跨过大半山河,亲自来迎娶她。

如果那之后跟随的不是万千铁骑、十里红妆未沾染鲜血、雕梁画栋的王宫不曾被大火吞灭——

江淮不是来娶她的,是带着宋国的几万大军来替他的君主取她的国家的。

姜夏知道的时候,一切都晚了,她在出嫁前一夜被妹妹弄晕运出了王宫,妹妹这么做的原因已经无从知晓了,因为等她再回来时,她的国破了,家亡了,妹妹也在那场大火里失去踪迹。

就连巫族,都不曾幸免。巫职机关早在天子失势时分崩离析,各国管各国的,宋国的将军灭了蔡国的王室,却不知道是什么人毁了蔡国的巫族。

她想问问江淮为什么,想问问他还记不记得那个被他救过的小姑娘,她想报恩,但不是这样,他救的是她的命,不该拿别人的命来还。

剑是师父为她造的,在她从外面回来后送给她的,让她留着防身,师父总是这样,嘴硬心软,虽然气她偷偷跑出去让他们找不到,但还是自己亲自炼剑给她防身,这样好的师父,她却害了他的族人,毁了他的心血,她必须要拿着这把剑去为那些无辜的人报仇。

要进去宋国的营地并不难,姜夏不曾懈怠过巫术和武术的学习,在外出受过一次伤后,师父就对她更加严格,所以她很轻易就到了军营内部。

本来她还担心自己会找不到江淮的位置,没想到他这次过来居然带上了她送给他的手环,她在年少不懂情时怀着一腔真情送给他的东西,被他带着来亡了她的国,多少有些讽刺。

姜夏通过感应手环找到了江淮所在的营帐,里面灯火通明,想来很是温暖,而她站在一帐之隔的天地外,雨水浸湿衣裙,风刮过,冷得彻骨。

其实她也知道,蔡国百姓饱受苦难,需要一个强大的国家来为他们遮风挡雨给他们安定的生活,蔡国即便不亡于宋国之手也有其他的大国,抑或是本国的底层民众,国之不国,连上天都不会帮忙。宋吞了蔡,是好事,总比落到其他暴君手里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