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好,”主持人继续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他们两人的短片。”

大屏幕上出现了谢思清的视频。

谢思清选择的主题有一点不一样。

在片子的一开始,主角点击着谷歌百度根据他的搜索记录向他呈现的“定制”商品广告,浏览着站根据他的喜好向他推荐的小说,查看邮件,和人聊天、阅读新闻,观看视频,在社交网站上与人互动并且添加着网站认为他可能认识的人,甚至在访问了某个网站之后立刻很诡异地收到了对方的推销邮件和电话……他似乎并不觉得自己在得到了便利的同时也失去了什么。大公司们肆无忌惮地获取和使用着他的信息,他作为一个现代人,除了睡觉之外几乎都在网络上面,而控制着这些技术的人——政府、网络公司、软件公司、媒体……只要愿意,便可以知晓关于他的一切——他搜索了什么,他查看了什么,他购买了什么,他使用了什么,他的朋友有哪些人,他又和人聊了什么……甚至可以进一步去引导和操控他的一些行为。看起来,只要连着网线,就不会有隐私可言。科技似乎正在进行一场殖民,从虚拟的世界出来,将现实一步步地变成它的殖民地。电影提出一个问题:人类究竟应该选择便利和快捷,还是独立与自由?人类千万年来孜孜不倦地追求着的,是便利,还是自由?在这个科技时代,二者似乎是相抵触的。在越来越便利的同时,也前所未有地被人监控和引导着。

而对手呢,就像谢思清大概想到的那样,始终都是称赞网络时代为人们带来的好处。

“好,”主持人又笑道,“我们39位媒体代表组成的评审团将会投票决定第一个晋级名额。”

顿了一顿,又说:“你们两个分别给自己拉拉票吧!”

说罢,将话筒递给了谢思清。

谢思清想了想,觉得也没什么可说的,于是笑了一笑。

他不知道该如何“拉票”。

主持人举了半天话筒,谢思清都默不作声。

最后主持人硬着头皮又问了一句:“你没什么想说的吗?”

“没有。”

“……”

主持人尴尬地转向了另一人。

对方讲了很多。

他说:“短片中讲述的,就是我自己的真实经历,里面的少年就是我本人。在我小的时候,父母离异,妈妈忙着赚钱养家每天很晚才会回家,我觉得很寂寞,全部的生活都被局限在小小的只有15平米的房子里……后来我接触到网络,才发现原来世界是这么大……”

等他说完之后,主持人宣布开始投票。

那39位媒体代表分成四排来坐,一排一排举起牌子,红色牌子代表一个人,蓝色牌子代表另一个人。

那些媒体人,似乎也有不少的熟面孔,谢思清仔细看,一直瞪得眼睛都快瞎了,还是一个都想不起来。

这记性……

最后获胜的是谢思清。

“好了。”主持人说,“恭喜你,尧舜禹,你可以坐在后面第一张四强导演的椅子上了。”

太好了——谢思清想,可以坐。

谢思清很不喜欢站着,只要能坐他绝对不站着。

所以他是一个很能坐着的人,写剧本时可以在桌子前面趴上整整一天,每次去洛杉矶十五个小时的飞机他完全没感觉。

学生时代坐公交车时,有时车上虽然很挤,但却会有一个沾水或者有泥土的空位,谢思清每次都会拿出纸来将那座位仔细地擦干净,然后心满意足地缩在上面想些有的没的。

说白了,就是懒。

不管是上辈子还是这这辈子,谢思清都只是直挺挺地躺在家里,或者看书,或者胡思乱想。也不下地,更不出门,所有东西全部网购。

也多亏了可以坐着。

剩余六个选手每部短片都要放映,然后邀请评委点评,最后才是媒体代表投票,再加上每个选手都会说上一段感想,一个半小时后,才终于进入到了下一个环节。

四强里面会决出金奖、银奖和铜奖。

至于第四名,就只能是第四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