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二牛不会让自己的东西给旁人做嫁衣裳。
所以这件事不能着急。
“你说得对,咱们需要先弄清楚再说。”
“只是这时间上我怕来不及,赶不上农时。”蒋秀才也知道陈二牛说得对。
“师父这果子什么时候都能长,只是冬日长的慢些,这些我也想到了,若是水灾严重,咱们就是将庄子里的果子都磨成粉卖出去又何妨?反正那果子可以有很多做法,我们地窖里还有存下来的果子完全可以做种子,先生古书说的真没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留下那些果子果然有用处。”
蒋秀才也没想到在地窖里的那些果子还能有这种作用。
“是啊,你这小子。不错。”蒋秀才见二牛还很冷静才点了点头。
第114章 困局
回南河镇的路上陈二牛已经在心中做好了准备。
不过等回到南河镇的时候他才发现事情比他们想的好得多。
街道上的人虽然面有愁容, 但还不算愁苦,只是巷子里还是多了不少流民和乞丐,街上也没有小孩敢出来玩了, 卓府在各处衙门都搭起了粥棚每日给穷人分粥,不过还是杯水车薪。
陈二牛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真没想到卓县令这次能挺身而出。”蒋秀才下了马车到书铺里向伙计打探了下这几日的事。
他出来将伙计的话告诉二牛:“听说是在前两日搭起来的粥棚,实在是这种小灾小难朝廷会让当地官员便宜处理, 我只是没想到这回卓县令如此尽心尽力。”
卓县令不仅搭了粥棚给农户发了良种和农具, 甚至他还写了奏折请求减免赋税。
这县城的粮价虽说还是涨了, 但仓安县境内竟是还算平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