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辞赶上的,是难得的天文现象直播日全食,也就是古代俗称的天狗食日。宋辞已经很多年没见过日食了,她也觉得很激动。在大家都惧怕不已的时候,她倒是十分兴奋地看着。
别人可没有她这种好心情。在古代出现这样的情况,总被古人看成是灾祸的象征。尤其是在汉代,如果出现什么日食、彗星、地震、干旱之类的异象。人们总认为是因为地面上,有什么事情惹怒了上天。每每出现这种情况,总要有人为此承担责任,也总有高官为此引咎辞职。当然,这种现象也成为打击政敌的好机会。
天现日食,自然也在朝野上下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刘奭当皇帝是不怎么样,但为人还可以。这次出现了日食,他并没有拿手底下的大臣来顶罪,而是下了诏书。在诏书里,他反省自身的过错,减少长安城百姓的赋税,大赦天下,并让各地推荐人才,赐予皇亲百官物品。
然后,刘奭就准备亲自去祭祀上天,以求太平。
宋辞的机会这就来了,这种祭祀当然不止皇帝一个人去,皇后、太后都在一同祭祀之列。上官太皇太后这个隐形人,作为摆设也要出席。只要能够想办法,陪着太皇太后一起去祭祀,宋辞就有了逃跑的机会。
略施小计,宋辞就成为了陪着去祭祀的人。
此次祭祀的规模非常浩大,包括刘奭在内,所有的皇室宗亲,只要是在长安的都参加了。祭祀的地点并没有选择城南的宗庙,而是选在了长安城西的建章宫。因为祭祀的并不是祖宗,而是天地。
祭祀当天,宋辞他们先是被接到了未央宫。在那里与所有的参与祭祀者汇合后,再从未央宫里直接坐马车去建章宫。
未央宫建筑群是整个皇城中最高的建筑。尤其是位于正中央的前殿,光是筑土的台基就已经高达一二十米了。从未央宫里面,有一条直接通往建章宫的空中通道。这条通道横跨长安城墙,很类似后世的立交桥。
这次出来,宋辞算是来了一次汉代皇宫的一日游,让她彻底饱了眼福。
建章宫的神明台前,还矗立着一个体型巨大的金铜仙人,仙人站在手持承露盘。据说这是汉武帝时期刘彻让人建造的,目的是用来接天露。他一生醉心于求仙问道,想要长生不老,后面的皇帝也大都喜好此道。建章宫里面的太液池还人工堆了三座山,被称为蓬莱、方丈、瀛洲,来模拟传说中的海外仙山。
实际上,整个汉代都崇尚神仙方术。这种求仙问道的追求,最大一个体现就是视死如视生,也就是把死后之事看得和生前之事同样重要。这个时代的厚葬之风也就由此而来。
长安城西,渭水以北,在离前朝都城咸阳不远的地方,历代汉朝天子的陵墓一字排开。这些陵墓一个比一个豪华。为了让自己的陵墓不那么空荡,皇帝们还会把许多关中的富户,强制迁往自己的陵墓周围。在那里建造住所,让他们居住在那里为自己守坟。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都城以外的陵邑,也就类似于后世的卫星城。居住在这些地方的人口比长安城内的还多,很多人都是白天去长安城内工作,下班之后又回到陵邑来居住,算是最早的通勤一族。
值得一提的是,许多著名的人物都出生于这些陵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