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京中世家夫人多是管家理事教养儿女忙碌不堪,可到了老太太辈分的,多半都是儿媳管家自己享清福。既然清闲就生出无聊来,谁家有八卦新闻,这些老夫人们最是门清。估计贾敏这里才露出一点二房行事不当的苗头来,回头满京里都会传遍。
贾敏准备出山,会一会这批故人——再往前二十年,她跟在贾母身边也都是见过这些人的,不过当时她们是长辈,现在却可以平辈论交了。
--
再次入宫,黛玉便处处觉得不同。
首先来引导的宫女太监便上了两个档次,再就是杨皇后带着她拜见皇太后时,太上皇居然也在。
太上皇年近七十,对这么个小女孩已然不必在意男女避嫌之说。
到底是嫡孙的正妃,太上皇也不会拿着这事置气。
黛玉出身林家,又养在贾家,这两家都是太上皇当年的亲信肱股之臣,若非如此,就算辛泓承爱慕旁的姑娘,出身不堪,太上皇也不会拿正妃之位惩罚孙子的错处——在这点上,比不管徐家势弱,当即把徐氏女塞给二皇子的皇上公正许多。
此时太上皇亲眼见黛玉举止温雅,言谈有物,竟是满腹诗书一颗慧心的样子,就更是放心。
又与她说起当日钦点林如海为探花郎的旧事,不免感慨几句。
太后在旁劝慰一番,对黛玉倒是跟从前一样:“等明儿再来本宫这里串珠花吧,刚得了两盒好的翡翠珠子。”
之后太上皇曾拎了皇上问这样的儿媳妇还有什么不足,皇上当场表示父皇英明让他拨乱反正,有醍醐灌顶之感。
太上皇见皇上最近确实“浪子回头痛改前非”,对几个儿子一视同仁起来,甚至将太常寺刘运之嫡女都给了二皇子做侧妃,日常询问上书房的师傅也各个儿子都问到。甚至还特意拨了个会认字的女官去教六皇子背三字经,太上皇也就放过了皇上。
至于心里偏不偏心,太上皇就不管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心里有个偏爱很正常,但做着皇上,做着父亲,行为就要正。
将来孩子有没有出息是一回事,你做父亲的,不能先伸手帮扶一个,打压另一个。
好在最近境内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不知道皇上是不是有点真龙运势:今年北疆外夏日大旱,饿死了许多马匹牛羊,草原上的部落各自休养都来不及,一反常年的居然没有来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