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恐怕也只有这么做了,亚昭,这一下我们恐怕要把昌西州得罪死了。”穆祥龙一旦下定决心,也就不再多想,“我管了这一行,也只有尽这份责任了,能理解就理解,不能理解,我也无法强求。”
……
谭伟峰这段时间心情的确不错。
昌西州经济开发区这一年来招商引资工作做得相当好,这里边也有他的一份功劳,这大半年来他走南闯北,浙、闽、粤、鲁多个省份他都跑遍了,可以说每到一地的招商引资座谈会都是他亲自上阵,慷慨陈词,的确打动了很多投资商。
谭伟峰也知道昌西州的条件就那样,你想要吸引到像进入蠡泽新区里的那些项目,本身也就不现实,但是昌西州要发展,就只能立足现实。
他也知道在进来的这些项目中,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污染的隐患,他也和项目业主交换过意见,这些项目业主也谈到从长远发展计,他们会在治污设施上按照环保部门要求加大投入,确保环保过关。
资本家逐利而来,谭伟峰也清楚,你要让他们自觉自愿的遵守法规肯定不可能,这就要求环保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督,但这不能因噎废食,这是谭伟峰的观点。
第一百三十一章 火苗
谭伟峰对于省里有些人站着说话不嫌腰疼,总是以一种过于拔高自身道德底线的姿态来评点各地市工作的做法不太感冒。
在他看来,这纯粹就是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做法,想当年你在这个位置上坐着的时候就闷不做声,现在角色换了,态度也就随之而改变了,这未免有些有失厚道。
昌西州现在的发展情况即便是比起倒数第二名的曲阳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无工不富这句话是早已经被翻来覆去嚼烂了的话,大家都认可,可大家下意识的又都喜欢把昌西州划一道线,用有色眼镜来看,就是认为昌西州就该安分守己的发展农业产业,不要好高骛远的去谋划发展工业,安安心心的做好农业地区的份内事,这让谭伟峰很是不忿。
凭什么昌西州就不能发展工业,凭什么全省其他地方都能够为自身寻找到一个可以利用的方向,唯独他们昌西州却只能安贫乐道,老老实实当全省的最后一名,这说不过去。
所以谭伟峰这一次才会坚持要按照自身的意图来谋划发展,无论怎么样,你总要去尝试一下,你才知道行不行,他不认为昌西州就不具备发展工业的条件,昌西州也不应当囿于一些人的偏见而畏缩不前。
当然,谭伟峰也知道自己肯定会面临很大的压力,但是作为昌西州的州委书记,他觉得自己应当承担起这份压力。
好在省委书记尹国钊给了他很大的支持,使得他可以昂首挺胸的面对各种刁难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