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页

“代东同志,你对陶守东的处理是什么意见?”元骞振看到朱代东一言不发,就点了他的名。

“我认为同志们说的都有道理,陶守东同志确实不合适再在劳动局任职。在蒋正伟一案中,虽然他的行为是违法乱纪的,但是最终导致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嘛。我建议,是不是给一个党内警告、记大过的处分就可以了?至于陶守东同志的工作安排,我认为目前他不适合再在市里任职。前几天高唐县的陈树立向我汇报,高唐县已经成立了高唐果业公司,由池仁钢同志亲自担任董事长。现在还缺一个总经理,我觉得陶守东同志很合适。”朱代东说道,如果不是蒋正伟,现在陶守东应该是劳动局的局长。

朱代东对全市所有的干部都很熟悉,现在不要说像陶守东这样的副处级干部,就算是下面两县一市的乡镇干部,朱代东只要看到人,就能说出他的履历。

陶守东其实是一个很有能力的干部,他中专毕业,后来通过函授拿到了大专文凭,在劳动局里,也算是知识型干部。而且陶守东的任职面也比较广,在宣传部干过,在区里当过副区长,还有过乡镇工作的经验。劳动局下属的几家企业,原来也一直由他分管。现在调他到高唐县,如果陶守东能发挥他应有的才能,应该能在高唐县做出成绩。

朱代东说完之后,会场一片安静,朱代东的思路另辟蹊径,他们一时之间都需要时间来考虑。陈树立到高唐县担任县委书记之后,高唐县已经被纳为朱代东的“势力范围”。现在朱代东主动提出要把陶守东调到高唐县,一下子就让陶守东跳出了市里复杂的环境。

“我同意代东同志的意见。”韦鲁郎首先打破沉默,不管朱代东是怎么考虑的,既然他提出来同意“接纳”陶守东,他是一定会支持的。

“我来说几句吧。”卫耿羿眼神复杂的看了一眼朱代东,昨天晚上朱代东在自己家里喝酒的一幕又呈现在他脑海中。昨天晚上朱代东的行为,让他避免了一次重大的政治危机,于情于理,他都必须配合朱代东……

第1047章 严重警告、记大过

陶守东知道今天的市委常委会,除了会讨论蒋正伟的处分之外,肯定还会研究自己的处理意见。他现在虽然没有接到组织上的任何通知,可是这段时间,他已经做好了离开劳动局的准备。

这段时间陶守东可以说是尝尽了人情冷暖,都说人走茶凉,他现在人还没走,可是这杯茶就已经凉了。作为分管工会和后勤的副局长,他虽然在局领导里排名靠后,但是怎么说也是局里的领导之一吧。比如说出门办事,原来他要叫车,只要给办公室去个电话,不管对方是谁,只要他说一句,“我是陶守东,需要用车,十分钟之后请给我准备一下。”十分钟之后,只要他走出办公楼,局里肯定会派一辆桑塔纳级以上的轿车在等候他。

但现在,哪怕陶守东是到市里参加会议,想要调辆车,也很难。最过分的一次,办公室竟然给他派了辆面包车。就算是面包车也就算了,最让他窝火的是,竟然还是跟局里的普通干部一起拼车,这让他的面子往哪里放?

碰到这样的事,陶守东都不好当面发火,他知道现在自己已经被边缘化,机关里的人,最会的就是见风使舵,自己这个副局长,说拿下可能就拿下了,这个时候谁还对自己好,马上也会被归纳到他这类人当中。蒋正伟落马,已经在意料之中,新的局长如果是从外面调来还好,如果是从本局提拔,岂不是局长还没上任,就狠狠的得罪了一回?

今天市里召开常委会,陶守东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办公室里,手机摆在桌上,他相信,不管结果好坏,只要常委会一结束,马上就会有人向自己报信的。如果结果是好的,自然会有人向他示好,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这种可能性,陶守东知道,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如果结局是不利于自己的,别人当然不会向自己通报消息,但自然会有纪委或组织工作人员,找自己谈话,向自己宣布市委的决定。

至于不好不坏的结局,比如说把自己平调出劳动局,去某个不太重要的单位继续担任不太重要的职务,甚至是降级使用,这都是他最乐意见到的结局。但他清楚,这个结局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段时间他向所有能见到的市委领导都汇报过工作,虽然相当一部分人都没有接见自己,可是接见自己的领导,也基本上是劝自己要有思想准备。

或许能唯一给陶守东的希望的是朱市长,他问起了陶守东的工作经历,而且问的很详细。对于他曾经的经历,朱代东很熟悉,特别是陶守东原来在乡镇和县区政府时的工作经历,问的比较多。虽然如此,但陶守东也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他原来跟朱市长就不是很熟,朱代东也不是他的主管领导,之所以会关心他原来的工作经历,或许只是表明他的一种姿态而已。陶守东相信,今天自己等来的,应该是纪委带来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