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页

“粟老板,你可能误会我的意思了,我想问问看,如果你的公司新增加一条生产线,需要增长多少员工?”朱代东微笑着说。

“如果是三班倒的话,约四百五十人左右。”粟定先心中一直在计划这件事,需要多少资金,需要增加多少人手,他早就有了一本账。

“你现在近条生产线,不是每班二百人么?”朱代东诧异的问道。

“朱市长,你可真细心。现在新的生产线,比原来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序要高一些,不但产量要增加百分之二十,同时人手还以减少百分之二十五。”粟定先钦佩的说,朱代东只是去过一趟自己的公司,就知道一条生产线需要二百名工人,换成其他的领导,他相信哪怕就是开发区的干部,这个问题他们也回答不上来。

“这样说,新的生产线还能给你降低将近百分之四十五的成本?”朱代东说,现在世界的发展日新月异,只有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才能最终站在成功的路上。

“理论上是如此,因此我更加需要这条生产线。”粟定先说道。

“粟老板,如果你的贷款下来了,生产线也买来了,这四百五十名员工,能不能让市政府给你解决?”朱代东说道,他要粟定先感谢自己的正是这四百五十个名额,现在市里下岗再就业的形势也很严峻,能一次性解决几百人,也能让一家中型国有企业放下包袱。

第822章 朱市长很欣慰

粟定先没想到朱市长的感谢方法竟然是让市政府安排四百五十名员工,他也马上想到了,这四百五十名员工,市里肯定要安排四百五十名下岗工人。原本他还在盘算着,以后如何跟朱市长“合作”,可是现在他马上就没有了这样的想法。心里也将“朱代东”再次用“朱市长”来代替。

“请朱市长放心,先风电子公司一定支持市政府的工作。”粟定先坚定的说道,朱市长从头至尾,根本就没有私心,可是自己却差点误会他,这让他很愧疚。虽然这件事最终没有说透,但是粟定先依然觉得很对不起朱代东。

“看来你也知道了,市里会给你安排几百名下岗工人。这几年来,国有企业的日子不大好过,这些工人年纪可能不是很适合你的需要,可是我相信,他们对于企业的热爱和忠诚,一定能让他们的生产效率不亚于其他的年轻人。”朱代东笃定的说道。

沙常市曾经为了下岗工人的安置工作,伤透了脑筋。后来自己在雨花县办了一家玩具公司,一次性就解决了上万名的下岗工人。再加上雨花县开发区内的其他企业,可以说,沙常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下岗工人,被安置到了雨花县。虽然不在市区上班了,但那些下岗工人对雨花县的工作都很满意,他们的子女能接受最好的免费中学、小学教育,他们的父母、家人,能享受全部免费的医疗,他们自己的工作,也能得到开发区政府的全面关注,可以说,在雨花县的下岗工人,是全市最幸福的下岗工人。

但是楚都市呢,下岗工人的安置依然是个大问题,对于没有妥善安置的下岗工人,不管企业有多困难,都必然还要让他们能够生活下去。哪怕企业已经到了破产的边缘,也必须要每个月发点生活费。这就像下雨天背个稻草衣,越背就会越重。

“不管年纪有多大,只要他们能胜任我公司的工作,我一定会录用他们,并且给他们以同等的待遇。”粟定先坚定的说道。

“那好,粟老板,我代表这些下岗工人先谢谢你了。”朱代东站起来,跟粟定先再次握了握手,诚恳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