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燕村的事也提醒了朱代东,他让电视台打出招工广告,懂木工的优先,工资待遇不低于广东,去年石燕村的木匠最高的一个月拿到八百多元,比乡里的一般干部都要高得多。不但如此,全县各个乡镇的电视台都去登了这样的招工广告,包括县电视台。
家具厂招工如火如荼的时候,郭春华也从广东回来,他这次去广东可谓马不停蹄,虽然在婆娘面前表现得很平淡,实际上得知家具厂将由自己来执掌时,他内心的火热足能融化钢铁。
当初沈成梁看重自己,郭春华也是愿意为他肝脑涂地,可惜,沈成梁决策失当,走了背时运。原本想着自己将要提前终老,哪想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朱书记主动给了自己一个翻身的机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如果自己这次爬不起来,恐怕就只能永远跌倒在那里了。
这次郭春华去广东,主要有两件事,一是要摸清家具厂的设备以及基本价位,二是要挖几个人才回来,朱书记说了,只要他们愿意来狮子山,薪水不低于现在的钱。如果确实有能力有才华,适当的再加一点,也不成问题。
在顺德一家家具厂,郭春华还真挖到了一名人才,此人原是家具厂的副总设计师,因为自己的一些创意不被厂里采纳,特别是总设计师认可,使得他郁郁寡欢。加上他又是沙常市,在外面拼搏了几年,能回到家乡工作也可以。因此,他与郭春华一拍即合。
有了肖远涛这名副总设计师的相助,郭春华的任务迅速得以完成,而且肖远涛还给他介绍了几名中层管理人员,这样狮子山家具厂的基本框架就算搭起来了。
第157章 人才和机械设备到位
回来之前,郭春华向朱代东作了电话汇报,家具厂的设备主要分几类:备料设备(主要是各种锯切设备)、机加工设备、表面处理设备(木皮贴面、砂光等)、油漆设备、辅助设备(空压机、组装、包装)。因为有肖远涛这个行家在,对于设备的价格也打听到了,不但如此,这个价格还比市场上优惠不少,总价在六十五万元。
六十五万?朱代东心中盘算,乡里只能拿出四十万,加上县里的二十万,光是买设备还差五万,如果再加上其他隐性开支,八十万都挡不住。这还不包括原材料,家具厂的原材料可以先从猪婆山林场赊欠,到时回收了货款再付也行。这就是发挥本地优势的好处,能集中本地的人力、物力、财力,可却还有那么多乡镇企业垮掉,这让朱代东心疼,也让他想不通。
少的这笔钱可以找信用社贷款,树木岭信用社原来的主任调到了县信用社,过年的时候,朱代东还去拜访过他,那主任能调到县里,主要是因为当初贷给树木岭养殖场的那笔贷款,他对朱代东有承诺,只要朱代东开口,他就一定会想办法,尽最大努力满意。
朱代东却暂时还不想走这条路,乡里办企业,最终的受益对象是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总不能老挂在嘴边而没有实际行动吧?当然,对家具厂的赢利,朱代东不像当初养殖场那么大的信心,但是家具厂也不会像沈成梁搞的养殖场那样,猪还没出栏,就胎死腹中。
还是决定用老办法,全乡集资,加上乡里出的钱,企业由乡里管理,农户只负责分红。狮子山的经济状况比当初树木岭要强得多,朱代东给出的入股数额是四十元,不能多也不能少。树木岭去年的分红达到了惊人的四十倍,也就是说当初投入十元的农户,年底分到了四百元,像侯立华、胡奋强等投了一千元的,早分到了四万元。这也造就了树木岭一次涌现几十名万元户。为这件事,市电视台还去树木岭采访,着实让陈树立长了回脸。
虽然树木岭养殖,乡里并没有占股,但陈树立要用钱,还是能想到很多办法,比如今年树木岭要村村通公路,就得让农户交集资款,可是这钱却无需按户去收,直接从养殖场扣掉八百元,农民就算再有怨气,也有气没去使,毕竟这钱是为乡里修路的。至于另外的农业税、统筹款,也都是走这个模式。
这事有利也有弊,朱代东不想去评价,但是树木岭的农民从去年开始就不用再从家里拿出一分钱来交给国家,这却是事实。政府想要从农民口袋里掏钱,办法多得是,有一只下金蛋的鸡在那里,至少党群矛盾就不会那么激化。今年听说树木岭的干部都有种感觉,轻松自在多了,上面定的摊派任务消失,乡镇工作的任务量立刻减少百分之五十还不止。
如果狮子山家具厂也能变成一只下金蛋的鸡,因为乡里的投资占了大头,因此,再从农民口袋里抢食的情况会根本好转。如果当初袁平投了二十万到养殖场,还需要搞什么公路集资吗?乡里财大气粗,什么不能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