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工作,你们明天就放假了,在家里听你姐的,别胡闹,我几天就回来。粮食家里有的,这里有半斤肉票,你们自己买肉吃,好了,我还得去收拾套换洗的衣服,先走了。”余思雅拍了拍他的头。
这半年可能是家里伙食好了,也可能是到了发育的年龄,沈建东的身高长了好大一截,她刚来的时候,两人还差不多高,这会儿沈建东已经比她高出半个头了,以后想拍这小子的脑袋都不容易。
沈红英忙善解人意地说:“嫂子,你放心去忙,家里有我和建东,我会看着建东的,你不用担心。”
沈建东不大服气:“谁让你看了,你还没我高!”
“没你高,我还是你姐。”沈红英一板一眼地说。
余思雅没过问他们姐弟俩的官司,交代清楚就赶紧走了,她还有一堆的事要忙。
好在租的房子没退,她偶尔会在这里住,有衣服放在这里,也不用回乡下了。余思雅便去了出租房拿了一套换洗的衣服,冬天棉袄换得不是那么勤,但她习惯里面的内衣内裤天天换洗。
拿好衣服和钱、粮票后,余思雅回到公社,知青们的电话也打完了,数据基本上统计了出来。
余思雅核算了一下,知青们给出的数量是四千只酱板鸭,一只赚一块,那就能赚四千块,就耗费十来天的功夫而已。这笔买卖不可谓不划算,不干是傻子。
她拿起电话给省城养鸭场打了过去,找老熟人曹科长。
接到她的电话,曹科长非常意外:“小余同志,这都要过年了,你们还要买小鸭呢?我说你们这些同志也太勤快了,过年也不歇两天。”
“没办法,有这么多口人要养。曹科长,今天我打电话过来,不光是要跟你买小鸭子,还想跟你谈另外一笔生意,我们养鸭场低估需要6500只活鸭,你们帮我宰杀好,后天我过来拿,你看成不成?”余思雅开门见山地说道。
曹科长吃了一惊,6500只鸭子的订单对他们这中省城大养殖场来说,也不算特别大的订单,可对一个乡下村办养殖场来说,可不一般。
“小余同志,6500只鸭子可是要一万多块,你没说错吧?”曹科长谨慎地问道,别最后给不出钱来就麻烦了。
余思雅笑眯眯地说:“我知道,曹科长你放心吧,我不拖欠你的钱,等我过来,咱们一手交钱,一手交货,我给你现结,这你总放心了吧?另外,再给我来点鸭苗,蛋鸭一千只,肉鸭两千只,我一起拉回去。”
曹科长听出她语气里的豪气,放下心来:“看来小余同志你们养殖场发展得很好嘛,不过你们不是买了孵化机吗?怎么还要买小鸭子。”
余思雅说:“那两台机器孵得太少了,一个月顶天孵一千三百只。我们隔壁公社也建了养鸭场,鸭苗不够用啊,所以曹科长,你们养鸭场还有要淘汰的孵化机吗?再给我们整两台呗。”
“还整两台呢,你当咱们是生产孵化机的啊?就你上回拉走的那两台,没有了。”曹科长没好气地说。
既然没有,余思雅也不扒拉着不放了:“好吧,要是哪天曹科长你们要淘汰机器,打个电话给我啊,咱们这穷乡僻壤的,啥都缺,又买不起,只能捡一些你们省城大单位不要的机器用了。”
“好说好说。”曹科长一口应下了,心里却是不大信的,一万多块买鸭子都能拿出来,买台机器没钱啊?
他要是来了解了清河鸭养殖场的情况就会知道余思雅说的都是实情。
货源是找到了,接下来就是运输的问题了。
余思雅又给伍常安打了过去:“伍同志,新年好,酱板鸭做好了,这次想让你们帮个忙,对,给我安排一个车子,价格按照你们运输公司的规矩算。对,等把我们送回来后,你们正好将酱板鸭和皮蛋拉回去,发年货。”
这次运输的东西太多,所以余思雅也就没省这个运费了,该给多少就给多少。
她愿意给钱,伍常安那边也好交代,很快就给了答复:“好,小余同志,后天是吧,正好我有空,我送你,养鸭场见。”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好了,余思雅只有最后一桩事情。她把叶梅叫过来:“鸭子已经安排好了,咱们还是老规矩,要先收到定金才送货。你通知知青们一声,让有意向购买酱板鸭的单位将款子汇过来,汇款的手续费我们养鸭场报销了。”
这也是进一步保证,订单不会反悔,不然回头万一某个单位变卦,他们不白跑了,耽误时间还要搭运费过去。
叶梅知道这是销售的规矩,他们进养殖场的时候余思雅就跟他们提过,没道理某个人能例外:“好的,余副主任,我这就回去通知他们。”
光知青这里还不够,还有养殖场的事,余思雅托给了小李:“这些香料你安排人去采购,都是我们本地的,肯定够,还差一部分,我会从省城买回来。另外再每个公社招十名做酱板鸭的妇女,先让有经验的同志培训一下,等我把鸭子带回来,咱们就开工,以节省时间。”
小李不大放心:“余副主任,冯书记说让我跟你一块儿去省城,你一个人带着这么多钱去省城,咱们不放心啊。”
余思雅笑了:“有什么不放心的,我都去过好几趟了,你就放宽心吧,这个事我跟冯书记说。现在除了我,公社就你最了解养殖场的情况,你不能走,我还要你给我看好后方呢,就这么说定了。”
小李见她坚持,便没再多说,旁人不知道,他是清楚现在时间有多赶的,余思雅去买鸭子买设备,他得在家里做好准备工作,等东西回来就直接开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酱板鸭,送到各单位手里。
小地方车子不好找,最后还是坐公社的拖拉机去的县里,油钱余思雅表示养殖场出了。
到了县城,冯书记拿着公社盖的证明,带着余思雅去了银行,以养殖场的名义贷款两万元。
有公社的背书,贷款当天就批了下来。
拿到钱,余思雅表示要连夜赶到省城,她明天还要去省机械厂买孵化机,酱板鸭缺的一些调料,时间非常赶。
冯书记不放心她一个姑娘家带着这么多钱赶夜路,去邮电局打了个电话回公社,说他跟余思雅一块儿去省城。
冯书记到底当了一二十年的干部,县城也认识不少人,很快就找到了一辆送货去省城的车子,两人搭便车连夜赶去了省城。
到省城已是半夜,安顿好,休息了几个小时,天一亮两人就起床出去吃饭、买东西。
然后冯书记就看到了余思雅一掷千金的行为,难怪说几千块不够花呢。
光是买两台孵化机,余思雅就花了四千多块钱,这两台机器一个月能孵化三千多只鸭子,加上原有的两台旧孵化机。他们养殖场一个月差不多能孵化五千只鸭子,以后就再也不用向省养殖场购买鸭苗了,而且还有多余的能对外出售。
买了孵化机,余思雅又去买了几百块钱的调料和几大袋食盐,约定好明天开车过来拿。
采购总算告一段落,但余思雅琢磨着等送货到省城还有用得着运输公司的地方,又借着商量明天拉货的事把伍常安叫了出来,请他吃饭拉关系。
一天下来,冯书记就看到余思雅忙得跟个陀螺一样,跟省城大厂砍价套近乎,跟运输公司司机扯家常拉关系,说话比他还老练,关键是能放下身段,跟谁都能打成一片。
冯书记回忆了一下自己十八岁的样子,那时候他还是个愣头青,哪有余思雅一半的聪慧和机灵啊。难怪她能在县城、省城都吃得开呢。
冯书记是既佩服又心疼,回到招待所就说:“小余,辛苦了,养殖场能在短短半年就做到这个规模,你功不可没。你是咱们公社年轻人的典范,我准备在公社年终总结中重点谈谈咱们的养殖场,到时候你帮我看看稿子。”
这一趟下来,他心里感触颇多,同时也意识到,余思雅出身好,自己又有本事,迟早能混上去。作为领导,他要做的就是在她还处于微末的时候拉她一把,给她出头的机会。小余是个感恩的,她以后好了,对他也没坏处。
余思雅累得要死,也没留意到冯书记心态的转变,笑嘻嘻地说:“好,这都是我应该做的,身为公社一份子,公社就是我家,公社更好,我也能更好,冯书记你过誉了。”
“行了,你都打好几个哈欠了,回去休息吧,我去逛逛,难得来省城一趟,要过年了,总得给你婶子他们带点东西回去。”冯书记兴致勃勃地说。
余思雅是真累,从昨天到现在就睡了四个小时,脑子还一直处于高负荷的运转中,明天还要跟奸猾的曹科长打交道,她是真心累。但她都来省城好几回了,也没给沈红英姐弟俩带过什么礼物,说不过去。
想了一下,余思雅掏出一张大团结:“冯书记,你要给家里的孩子们买什么,待会儿帮我也顺带比照着帮我买一份吧。我每次来省城都来去匆匆,什么都没跟红英和建东带过任何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