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长公主(万字)

为庶 冉珏儿 5363 字 2022-10-26

“母后,”秦王无奈,“儿臣可一句话都没有说。”

“那是我制止了,我要是不拦着你是不是要教训鱼儿一番啦?”吴太后不客气的反驳。

“您说的是。”秦王放弃挣扎。

吴太后这才满意了,她看向裴宴,“鱼儿,咱不理你父王。你皇姐这事不是你小孩子家的管的,就听你伯父父王他们的就好。”家族里男人努力奋斗,不顾一切的往上爬,不就是要保护着家族里的女人,让她们在夫家面前有底气。她还真就不信了,现在还有算计了他贺家姑娘能安然无恙的,这做亲爹亲叔父的能忍下这口气。

裴宴本就是想试探乐安长公主到底出了何事?现在看眼前几位长辈的表现,就知道事情不简单,阿颂说“表少爷表姑娘的情况有些棘手”,现在看来确实不是一般的棘手,就连皇伯父都叹气了。

不过,既然叫了他们过来,肯定是商量此事的,他只要赖在吴太后身边,还能不知道?这样想着,裴宴腻在无太后身边,越发乖巧。说正事时,定康帝和吴太后都想让他回避,不过看到他扑闪扑闪眨来眨去的大眼睛,最后都没说话。

很快,裴宴就知道事情的始末。据乐安长公主说是萧家出尔反尔,当初她答应为萧明远守孝二十七个月,就是因为萧家长辈答应过了孝期,让她带着三个孩子回长安。但是孝期满,她却出不了雁城,要不是遇到了故人,现在还被困在雁城。

“萧家太过分,我乐安下嫁是他萧家荣光,不管适合缘由,萧明远死后,乐安规规矩矩守了大孝。现在,皇上亲自下旨让乐安回长安,他们也敢阻挠,还不让乐安带走儿女,胆大妄为?”温皇后情绪激动,语气愤然,要是雁城萧家在跟前,恐怕她已经数道懿旨发下去问罪了。

“母后,”乐安长公主温声安抚着。“萧家是雁城望族,在雁城城内威望极高。且和兰陵萧氏同出一脉,同气连枝,受天下学子仰慕,岂能因儿臣让父皇和文臣百官生了嫌隙。儿臣只想把孩子接到长安,别无他求。”

裴宴挑眉,以退为进,四两拨千斤,别说是温皇后,就是定康帝都顶不住吧。

果然,乐安长公主话音落下,定康帝脸色晦暗不明。温皇后则是直接说出了口,“这大夏朝可是我贺家的夏朝,皇家威仪何时轮到名门望族能左右的地步了?”

不过,裴宴皱皱眉,如果他没记错,这兰陵萧家可是他未来姐夫家。裴宴下意识看了一眼秦王,对方也皱了眉头。既然乐安长公主专门提到了,他就不得不说两句了。

“我觉得皇伯母和长姐说的对,咱们家的姑娘走出去向来只有欺负人的,哪能被人欺负。”裴宴说得理所当然,那自信的语气成功让大殿中的气氛和缓了许多。

“你呀!”吴太后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可不是姑娘,你得收敛些少招惹别个,我和你父王才放心。就像今儿个,才刚复学就又被请了回去,再这样下去,我看是没有书院敢接收你了。”

“祖母,今儿这事儿可不是我的错。”裴宴为自己申辩,“您不知道,孙儿明明什么都没做,就差点被罚去思过崖面壁,要是真是被罚去了那儿,祖母恐怕就见不着我了。”

“呸,呸,”吴太后快速转动手中的佛珠,“童言无忌,童言无忌,老天爷可千万别跟一个毛孩子计较。”

“多大了还这样口无遮拦?”吴太后轻轻拍了拍裴宴的手。

“这不是在说长姐的事儿吗?怎么扯到我这边儿来了?”裴宴不依。

“那你说说你长姐的事儿应该怎么办?”定康帝乐呵呵的问道,这事儿着急没用也急不来,听听毛孩子说也耽搁不了事儿。

“我知道长姐在萧家生活了这些年,对他们尚存感情。不过既然最后他们选择卸磨杀驴,就不能怪我们绝情,我觉着这事儿必须得正大光明跟他们要一个交代。雁城望族怎么了,在咱们贺家面前不也是臣。

长姐还提到了兰陵萧家,那不就是和裴怡华定亲的那家。要是长姐有此番遭遇,背后又兰陵萧家助纣为虐,我看不如一并收拾了,也能让裴怡华趁早打消念头,没得嫁过去之后心生嫌隙,最后赖着我了。”

最后一句,裴宴语气十分嫌弃,惹得在场长辈都笑了出来。

撇去偷偷夹带的私心,裴宴这话听着还是有些道理的,尤其后半句扯到裴怡华,可说到吴太后心眼儿里了。在雁城萧家的遭遇已经遮蔽了乐安这丫头的双眼,现在明显还把兰陵萧氏也一并恨上了,但凡有一天她能站起来,这萧家肯定占不了好。

她养大的孙女她清楚,乐安胆子大能力强,想当年皇帝可亲口说过恨乐安不为男。将来要是和萧家对上,乐安肯定不会手下留情,兰陵萧家也一样。到时候,两个孙女站在对立面,那两个儿子呢?

“哀家觉得鱼儿这话说的有些道理,不然皇帝就派人把事查查清楚,也去萧家问问他们到底什么意思。先礼后兵,没得说我贺家仗势冤枉了人。要是第一步就把事情解决了皆大欢喜,要是不能你们兄弟商量着该如何如何。”吴太后斟酌着说辞。

“祖母!”乐安长公主不可置信的看向吴太后。

“乐安,你且安心的住在祖母这里,待你父皇查明原委,接来三个小的,再搬去公主府。”吴太后笑呵呵的做了安排。

“我不要,我现在就要我的孩子!”乐安长公主强调。

“我说我现在就要我的孩子,”乐安长公主突然崩溃,把大殿中的几人吓了一跳。

温皇后上前想抱住她被推了一把,乐安长公主看向太后,眼中都是怨怼,“祖母,您就非得把乐安的伤疤暴露在天下人眼前才满意吗?您就不能让乐安安安静静的活着?”

大殿内一静。

突如其来的质问,让太后失神,回过神来血气上涌,差点儿没昏厥过去。说话诛心大抵就是如此了。

“皇祖母!”裴宴忙扶住吴太后的身子。定康帝和秦王赶紧走上前一步,面露焦急,秦王吩咐阿颂“去把葛洪叫来。”

秦王瞥了一眼乐安长公主,和定康帝对视一眼,低声吩咐裴宴,“随为父扶你皇祖母去寝殿。”

定康帝看着三人踪影不见才转过身,冷冷的看向乐安长公主。

“放肆!出嫁几年,规矩都抛到脑后了?”定康帝大怒,他是顶孝顺之人,母后生养他们兄弟二人,当年吃了多少苦,他都一一记得。吴太后心慈,对待小辈更是如此,尤其长乐,自小就跟在吴太后身边长大,她也敢说出那般诛心之语。

想到这里,定康帝甩了甩袖子,“你今日就去你的公主府,闭门思过。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时候进宫给你皇祖母认错。”

“圣上,”温皇后惊呼,“乐安是着急,情急之下才口不择言,您莫怪罪,我这就让她和母后认错。”

“怎么?朕说话都不管用了?”定康帝冷哼一声。

魏德贤赶紧去拉乐安长公主,见长公主不动,他小声劝道:“长公主,皇上正在气头上,您等皇上气消了再进宫吧。”

乐安长公主不听,她挣脱魏德贤爬到定康帝腿边,“父皇,女儿心里苦。我是父皇的女儿,这十几年却活得一塌糊涂,女儿在雁城已经是满城笑柄,现在回到长安,难道父皇还要女儿顶着失败者活下去,无论走到哪儿都被议论,女儿已经受够了。”

乐安长公主抬头看向这天下之主,“父皇,你替乐安想想,就这一次。乐安只要和三个孩子团聚,只要他们到了以后您再也不要乐安进宫都行。”

文皇后看着女儿这样,心如刀割,她祈求的看向定康帝,“皇上。”

看着曾经捧在手心娇养的女儿这般,定康帝心里也不好受,却不再和刚开始那样义愤。“当初你出嫁时,太后不放心你远嫁,担心的整夜整夜睡不着,命令朕好好查查萧明远。之后朕告诉你他非良人,你是怎么回答朕的?”

乐安长公主一愣,懈劲松了手,整个瘫坐在地上。

“你出嫁前一年江南水患,致国库空虚,朕虽下旨把你嫁妆分例改为七成,但实际如何,你难道不清楚?太后从私库拨出一半给你添妆,生怕你因着这些赌气怨怼朕,更怕你到雁城没有依仗。你祖母这么多孙子孙女中,谁都可以说她,乐安啊,唯你不能。……回公主府去。”定康帝叹了一口气。

魏德贤再上前,乐安长公主没再抵抗。

定康帝疲惫的捏了捏鼻翼,看向温皇后:“原先我还不觉得,今日一看,为母你确实该学学弟妹。”

“圣上?!”温皇后惊呼出声,他竟然说教养子女她该学何丽娘,这已经不是偏颇能形容的,这简直就是在侮辱她。

何丽娘的一双儿女怎么养出来的,他难道不知道?不过就是纵容,四书不知五经不读,生生都给养成了废物。她皇儿五岁开始,就没睡过一个囫囵觉,才干学识,满朝文武谁能说个不好,皇上竟然说她比不上何丽娘。

定康帝看温皇后就知道她想左了,这世上的人情世故岂是会读书,能读书就能掌握的,是,人人都知道拱辰巷一对姐弟任性嚣张,爱惹祸,可细数下来就会发现根本无伤大雅。

而且,想想刚刚三鱼儿的表现,说话虽然尚带着孩子气,细究却没什么漏洞,且说服力极强。面对他们尚且如此,对待外人恐怕只会更上一层楼。

但太子……

定康帝看看尚未反应过来的温皇后,叹了一口气,“我进去看看母后。”

大殿中,仅剩下瘫坐在地上的温皇后。摹地,她冷笑出声,脸上都是讽刺。

(本文连载在@晋江文学城,请支持正版哦)

作者有话要说:预收文《寒门贵子》

很久很久以后,有人问林仲安:林大人,您这一生堪称传奇,生于寒门长于寒门,却走出了一条青云路,现在更为朝廷肱骨大臣,深受帝王信赖,您是怎么做到的呢?

林仲安抬眼想了想:大概三分靠打拼,七分……天注定?

话说刚开始他只是想吃口肉来着……

————

现代大学生穿成山村农家子林三毛,爹愚孝,娘木讷,俩哥不说也罢,……胜在视他如命。分家后林三毛所在二房可以说家徒四壁,只能水饱压饿。三天后,林三毛忍不住了,他要吃肉——

却无意间触发了一条发家路……

先发家后致富、以科举改命运,终于收获美满家庭,职场得意。

第一卷富家记

第二卷吾娇妻

第三卷青云路

第四卷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