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裴延并不打算把此事告诉秦王。秦王和当今圣上是嫡亲兄弟不假,但当年到底发生了什么,让年仅十岁的秦王在大朝会上自荐过继,裴延不知道,但要说没有猫腻,可说不通。
秦王自幼聪明伶俐,早熟大智,生于明宫,长于明宫,十岁已经是懂事的年纪。一个十岁的孩童自愿远离幸福窝千里赴边荒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巧合的是,当时正是定康帝和故二皇子夺嫡的重要关头。太后虽为正宫却并不得先帝喜欢,而徐贵妃与皇帝青梅竹马,几十年得宠不衰,连带着故二皇子深得先帝重视,除了位分,其他样样位比太子。太子的依仗是以吴家为首的朝堂清贵,故二皇子的依仗则是以手握重兵的徐家为首的武将,一文一武,在朝堂上形成了势均力敌的局面。
一直到秦王自愿过继成为拱辰巷世子,平衡才被打破。太子因此得了更多的支持,顺利登基,成了如今的定康帝。
在定康帝即位前夕其实还发生了一件事,故二皇子联合徐家率兵逼宫,意图逼死今上,篡改先帝遗命诏书,取而代之。又是秦王力挽狂澜,以三千亲卫精兵强行破了宫门,平安救出了吴太后和定康帝以及被困在大朝殿的文武百官,还手刃了故三皇子。
可以说定康帝能稳坐皇位,秦王功不可没。定康帝看上去也确实感念这个亲兄弟,想想此后的十年间朝堂上弹劾秦王府的折子挤压成山,定康帝愣是全部留中不发。与此同时秦王府越发荣宠,裴宴一个庶子能能上天,成为了长安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纨绔子弟,无人能与之比肩,不得不说这些都是定康帝不断纵容的结果。
但是秦王死了,十年后,秦王不过四十过半,同朝为官裴延从没听说秦王有疾在身。
秦王到底是寿终正寝还是另有缘由?
事情往往都是不经思
考的,想着想着什么都可疑,更何况他只是一个旁边者,很多想法可能都是想当然。不过为官多年,裴延一贯的做事风格就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盲目乐观不可取。
裴延不想事事都靠秦王,他到底不是裴宴,不能理所当然的接受这一切。裴延其实是有些心虚的,他时常会想要是秦王和侧妃娘娘知道他不再是他,会有怎么的反应,答案无解,因为他不会此事发生。
裴延非常感谢,他成为裴宴不久,却感受到了父母之所以为父母到底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应该守着护着,应该信他爱他,做对了事好声夸奖,做错了事小惩大诫,只求孩子能平安健康的长大不走弯路,而不是事事都苛求尽善尽美。
此事牵扯到三皇子,就算对皇弟再好,和亲生儿子比起来也还是会落下风吧,现在秦王和定康帝还是不起龃龉的好。而且,他们欠下的可是一条命,小惩大诫,裴延不能答应,他们得为自己所作所为负责。
“主子,阿颂姑姑过来了,想是来请您的。”红昭小声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