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风雨欲来

以董卓前些日子对他的猜忌与责骂,若董卓特意找荀启过去为难,那便说明董卓已对他不满至极。这是一个极危险的信号。

荀启剖析明白吕布的心思,没有故意夸张地抹黑董卓,蓄意编造事实。他再怎么想推动历史进程,让董卓下线,也不会在这些不必要的事上撒一些可能会被拆穿的谎言,凭白消耗吕布对他的信任。

他如实描述了董卓在酒宴上的一言一行,等吕布松了口气,又自然而然地转移话题,将李儒与王允的行为七分真,三分似是而非地透露给吕布。

“李文士似对我有一些误解,言语间颇有几分锋芒;王司徒平易近人……临走前还赠了我一册书籍。”

吕布一直对李儒颇有微词,听了这话,越加觉得李儒碍眼。他正思量着该怎么回敬李儒,冷不丁听到荀启提到王允,对王允异常言行感到疑惑的同时,也略有几分好奇:

“什么书?”

“方拿回来,还未看过。”荀启毫不犹豫地将那册系着红绸的竹简递给吕布,全然一副敬重、信赖,并且对那册书籍毫不在意的模样,“将军请看。”

吕布当过主簿,对文字生涩的古籍也有一定的鉴赏能力。

他打开竹简,从头到尾迅速看了一眼,脸色逐渐沉了下来。

荀启明知故问:“将军,此书可有什么不妥?”

吕布收起竹简道:“这份竹简,先交由我掌管……府中书阁中藏有许多文籍,你若得空,可携带令牌前去阅览。”

意思是让荀启不要再问,这竹简被吕布没收了。当然,作为补偿,吕布允许他去将军府私设的书阁中读书,只要是书阁中有的书,随他查看。

荀启仍坚持着自己最初表现在吕布面前的人设,顺从地应下,当真不再表现出任何好奇。

吕布见此,越加合意,便多叮嘱了一句:

“再过两日,太师与我将率军东征。你待在府中,万事听从主事的安排,若非点卯巡城,尽少出门。”

荀启一口答应,眼中适时地露出不解。

吕布解释道:“可还记得那日与你起争执的持担少年?他是胡轸的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