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页

这样的军队最最可怕,而且一旦进入山中,根本追之不上。

难怪,沙隆部落会成为厉如海的眼中钉肉中刺。

下午,一支几十人的使团出发,为首的便是沙隆硕认的一名儿子,大约十六岁左右。

这群人将带着沙隆硕的效忠文书,绕道安南王国北上进京。

这支使团,将会成为皇帝逆转的重要政治武器,也会成为拯救李文虺重要砝码。

……

与此同时,厉氏土司府文山城。

厉如海的誓师大典就显得雄壮,严肃,恢宏得多。

近十万大军,铠甲鲜明,旌旗招展。

厉如海每年的几百万两银子,就花在这几万嫡系大军身上。

锋利的战刀,坚韧的盾牌,牢固的铠甲,犀利的战马。

几万精锐,完全武装到了牙齿。

在西南其实并不适合骑兵作战,但厉如海还是非常奢侈地装备了五千起兵。

而此时,这支军队拉出来,瞬间震慑了所有的土司,让他们心生畏惧,不由自主顺从。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此时厉如海心中最真实写照。

整个西南土司联盟,近十万大军,集结在一起,可谓是浩浩荡荡,威风凛凛,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