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浩记着要帮刘彩霞的忙,领完装备,匆匆换上,就对杨晨说:“我把枪和头盔放在这,你帮我看一下。”
“你干什么去?”
“我说好要去那边帮人家一个忙。”
杨晨叹气:“你也真是的,行,我帮你看着。”
徐浩又回到了蓝顶棚子里,刘彩霞正抱着一大堆账本,放在桌子上:“徐浩,快点来,看到这些本子没有,都是每天的道具初入使用记录。你从4月1号的账本开始,把每天的记录报给我。”
“这么多,得报到几点啊,我九点就要拍戏了。”
“放心,不会耽误你拍戏的。这些账本看着厚,其实没记多少,都是其他组的记录,跟我们道具组无关。”
账本的确如刘彩霞所说,记录的内容并不多,主要就是一些租赁和使用记录。譬如4月1号从云祥服装租赁公司,租了三十套制式国明党士兵服装。从韩国成道具配送公司,租赁了塑料制钢盔、制式步枪、塑料手雷、弹夹。
林林总总,很多道具。
一边报着道具记录,徐浩也是一边吸收着里面蕴含的信息。
一个大剧组需要的道具,实在是五花八门,小到一张纸一支笔,大到各种装饰道具,花瓶鱼缸,基本上很少是出钱购买,都是从外面租赁的。而且是从大大小小几十家不同的公司采购。
有些公司是专门出售各种型号的道具,有些公司则是专门定制各种特殊的道具,还有一些干脆就是中介公司,从不同渠道为剧组提供所需道具。
这是一个十分庞大的产业链。
“术业有专攻,我不知道的东西太多了。”徐浩心里想到,“国家难怪要扶持影视娱乐产业,这个产业不是几个演员演演戏就罢了,而是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大产业。仅是一个道具,就有这么多家公司在做。而且这里面还不包括摄影设备、威亚设备。”
“更别说拍戏需要的衣食住行了。”
“带动多少就业岗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