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改编电影究竟能否逃脱失败的魔咒呢?”同样是作为导演,索菲亚·科波拉不禁问出了这样的问题,“又该用什么的方式脱逃呢?”
将游戏搬上大银幕,如何将游戏电影打造得更好?最为重要的一点,杜克依旧还是认为作品剧情应该尽全力来平衡游戏玩家和影视市场观影者的需求。
既然游戏改编电影的过程中,游戏的剧情改编必不可免,那么在电影制作的过程中,厂商实际上可以让电影制片人和游戏制作人相互协作、通力合作来制作电影,或许这样制作出来的电影效果会更加好。
而在游戏改编电影作品拍摄制作过程中,电影制作商应当找一些更加称职的演员。
之所以说称职,更多的是因为在游戏改编而来的电影中太多的演员压根玩都没有玩过其游戏,所以在拍摄表演过程中与游戏里的人物差异大,例如神情、动作等。
由《魔兽世界》改编而来的电影和《刺客信条》改编而来的电影,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或许会是游戏改编电影一次极具历史意义的一战。
《魔兽世界》、《侧客信条》本就是两个钻石级i,粉丝群体极为强大,两款游戏的剧情都相当丰富,这也就大大减小了游戏成为电影剧情改编的压力。
这毫无疑问在商业上这已经完全为其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两大作品不断跳票必定也是为了将电影的内容做得更好。
不过,在杜克看来,这两部电影或许能改变游戏电影的局面,但成功的话也不会出现大爆的局面。
参加完乔治·卢卡斯的婚礼,杜克重新回到《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后期制作当中,还特意而叮嘱蒂娜·菲在保密的情况下,向蒂凡尼订制一枚戒指,以便等忙碌完《星球大战:原力觉醒》的制作和上映后,能及时派上用场。
由于星战前传三部曲中令人头晕目眩的后期特效,曾引起众多死忠星战粉的不满,杜克拍摄时使用了大量的实景拍摄,后期制作时的特效工作,很多情况下用cg技术是为了在画面里去掉一些内容,而不是增加内容。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影片中的后期特效镜头就此消失殆尽,从场景的丰富到全新角色的创造,几乎没有一步能少得了特效魔力的加持,整部影片在制作阶段,有128个镜头完全由后期特效完成,场景数则至少超过1350个,如凯洛·伦的飞船从贾库沙漠起飞前往灭星者的镜头、tie战斗机在战斗结束后飞往灭星者的镜头等。
换句话说,几乎大部分与灭星者、tie战斗机及太空相关的镜头都是后期特效制作,安迪·瑟金斯饰演的最高首领斯诺克和西耶娜·米勒的海盗玛兹也都是在后期特效基础上制作完成的。
对于一部粉丝数量如此庞大的电影来说,无论选择传统与创新,创作者都承担着极大的风险。
比如全新的光剑设计就颇受争议,很多粉丝发电邮给杜克等主创,甚至有粉丝称“这样设计会反过来杀死使用者”,杜克则一再重申这是参考前作中光剑的运行原理而来,工业光魔公司的视效师们也在制作过程中会不断回顾原版光剑的设置,并且根据影片中环境和光线调整光剑的整体效果。
星战粉的力量让整个团队倍感压力,每当剧组放出某个人物造型或者某张海报和概念图,就有无数粉丝留言,详解这些素材,甚至把细节图放到最小像素那种程度,而这种压力也化作动力,让杜克和整个团队不敢有丝毫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