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
伸手捏了下斯嘉丽高挺的鼻子,杜克笑了笑,“如果真要爆发战争的话,我们成立一个救济基金会好了。”
帮杜克穿好的礼服,斯嘉丽又找出了自己的,她当然要参加首映式。
“你也要去?”杜克皱起了眉头。
说实话,他多少还是有些担心的,谁知道北韩会不会做出狗急跳墙的事情,他可以去冒险,却不想看着斯嘉丽也去冒险。
2013年10月31日,全美的焦点都放在了洛杉矶好莱坞地区,数万名高举所谓自由旗帜的美国人自发聚集到了酋长石剧院及其四周,以最为实际的行动,支持他们心中神圣不可侵犯的所谓言论自由。
尽管《采访》只是投资2500万美元的小制作,尽管有很多人因为担心安全婉拒了首映式邀请,尽管北韩政府还在不断发表各式抗议,却难以阻止好莱坞和美国公众对这次首映的热情。
严密的防护下,首映式没有发生任何意外,在北韩的一片抗议声中,这部影片不但在北美公映,还将陆续出现在英语五基友的其他国家。
至于影片本身,就是一部典型的屎尿屁,不但有直接杀死金三胖的镜头,还嘲讽了一番在全美争议很大的痞子阿姆和麦莉·赛勒斯,特别是对后者“骆驼趾”的讨论,可谓恰如其分,至于其他方面,则没什么好说的,只要看看北韩政府的反应,就明白这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了。
北韩政府在谴责,北韩政府要禁映,北韩政府要对好莱坞做出反制,北韩政府干涉全美言论自由……
这就是华纳兄弟的宣传公关部门为影片制定的宣传策略,一定要将北韩政府拖下水,博取全世界的关注。
而北韩政府的抗议,谁又真会在意?
哪怕围绕这部影片产生了如此多的纷争,但一部屎尿屁喜剧也不可能向暑期档商业大制作那般火热,哪怕很多人高喊支持这部影片上映,也只是维护心中所谓的言论自由的理念,未必会购票进入影院。
杀掉西方社会公认的所谓世界上最大的独裁者,无疑是影片最大的卖点,也是不多的能吸引北美公众走进影院之处。
北美首周2600多家院线,3721万美元的票房,可以说是这部小众喜剧片最大的极限了,除了确定可以让华纳兄弟收回成本外,最大的好处,就是随着影片公映,让好莱坞看到了另一个盈利的方向——恶搞敌对国家的领导人!
在这部影片北美周末票房出炉后,像是环球影业、派拉蒙影业和索尼哥伦比亚都将类似的电影计划提上了日程,特别是索尼哥伦比亚影业,非常积极的联络华纳兄弟以及詹姆斯·弗兰科和塞斯·罗根,准备拍摄《采访》的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