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5页

特效制作早在影片尚未开拍前已经开始,拍摄过程中一直在进行,否则根本无法完成仅仅渲染就要耗费几个月时间的制作,而且杜克用重资集齐大量人手,许多镜头都可以同时进行处理。

当然,后果就是那高昂的制作成本。

但他现在有这样的本钱,只要制作成本不超过3亿美元,相信华纳兄弟的审核委员会都不会怎么犹豫。

整个后期制作中,重要的工作非常多,镜头渲染无疑是最繁琐的一项。

按照杜克的要求,拍摄完毕和cg制作的镜头,需要增加渗透、闪耀和色差等众多的镜头效果。

因为时间紧张的关系,工业光魔的特效组在最开始的时候,就打算使用最新开发的命名为“阿诺德”渲染器的特效开发软件,这款软件功能强大,却没有在过往的任何影片中实际运用过。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又面对异常庞大的工作量,包括杜克在内,很多人还是有些担心的,幸运的是,阿诺德渲染器有着超强的记忆管理功能,让很多复杂的场面也能完成渲染。

这是阿诺德渲染器擅长的东西,用许多复杂的几何来完成渲染,同时还能做很多光线追踪,由于渲染的工作时间很长,以及杜克施加的巨大压力,工业光魔的特效团队要一直确认做的是正确的,如果做出来的东西对于整部电影的质感没有什么帮助的话,那无疑是在砸工业光魔的招牌。

而且杜克还让他们用了很多实例化的手法,以增加画面的复杂性。

“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么做有助于观众的感官体验。”

杜克也对工业光魔在剧组的特效总监蒂姆·韦伯做了番解释,以便让他们了解这样做的必要性,“因为你在太空拍摄的时候,不可能是用最好的摄影机在拍,也不可能换镜头,很多事情都做不了,所以说用那些特效镜头是为了展现在太空摄影的感觉。”

根据杜克的了解,在太空拍摄是真的会有一些漏光的,由于太阳的遥远以及太空的乌黑一片,如果在阴影部分没有表现出地球反射过来的光的话,那么反差就会变得特别大,比任何在地球上看到的东西都要大。

所以说,在电影里需要很多高对比度的画面。

要怎么让观众信服在太空发生的事情的真实性是比较让人伤脑筋的,一般用于太空电影中的桥段杜克都不能用,不管是用模拟还是用特效。比如大气中放电过程引起的脉冲电磁辐射——也就是天电,把远处的天电处理得闷闷的不那么有力量,是不符合电影观众期待的。

还有爆炸,在宇宙中有爆炸的话,也没有几个人知道到底那是什么样的。

因此后期制作时,也不会完全按照宇航员提供的资料,有时候不得不破例,比如说宇航员从太空站出去往往要花50分钟的时间,这样的东西肯定不能照搬,到时观众们看得正高兴,影片就给他们这样一个东西,后果可想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