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9页

从某些方面说,柯布跟尼奥一样都陷入了矩阵帝国里,一旦进入梦境和虚拟现实之类的领域,那永远就是死循环了,怎么说都行,影片便成了充斥着假作真时和无为有处的黑色派对。

正因为是梦境,可以为所欲为,这也给杜克营造视觉奇观提供了绝佳契机。

《盗梦空间》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黑客帝国》的盗梦版本,如今电子游戏的普及,可以让影迷们更加饶有趣味的去接纳《盗梦空间》这个故事。

结束了巴黎的拍摄,杜克带领剧组离开欧洲,来到了加拿大的惠特勒山滑雪场,拍摄碉堡袭击的戏份。

坦白地讲,影片的后半部分才是《盗梦空间》成功的关键。

《盗梦空间》最大的亮点在于后半部分四层梦中梦的解题,曾经的克里斯托弗·诺兰设置了不同梦境层次之间时间感的差别,让观众们在目睹一辆中巴坠桥的过程中屏息凝视——最里面是柯布去梦境边缘见亡妻,然后是雪山枪战,接着是失重大厦里的搏击,再次才是中巴坠桥,每个层次都必须在同一时间完成穿越。

于是,炸弹会不会在最后一刻爆炸成了观众最关心的问题,看似无聊的梦境游戏被诺兰改头换面成动作大片,这才是《盗梦空间》得以成功的重心所在。

至于陀螺仍在旋转的“最后一分钟诡计”,这只是好莱坞的标准套路。

而且梦中梦玩多了,最后怎么样无须——很大程度上也是无法——解释清楚,柯布怎么就在机舱里醒来了?他还在梦境中吗?他亡妻关于现实和梦境无法区分的理论是否正确?当影片放映结束时,这些问号带且必须带着。

真要追根溯源下去,“何为真实”是一个永恒的哲学困境,海德格尔曾经说过:“这个存在者为之存在的那个存在,总是我的存在。”

按照这种颇具唯我论色彩的现象学哲学理路,只要知觉上是完全真实的,那就是真实的——假如尼奥永远没有在饲养容器中醒来,那个虚拟世界对他来说就是真实的,就像尼奥的世界一样,只要知觉系统没有报警,那追问世界的真伪便没有意义。

不过对于观众来说,这些疑问最大的意义,就是他们看完影片会孜孜不倦的追寻真相,然后想用自己的真相去说服他人,他们会一遍一遍去观看电影,以找到证据证明自己的真相才是真相!

这才是设置这些问号最大的用处。

无论设定的人是杜克,还是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方面必然是相同的。

滑雪场的戏份,是杜克改动较大的地方之一,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动作戏是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软肋,杜克让以吉米·卡特为首的专业团队重新设计了整个动作场景,在这些火爆戏份的拍摄上,也更像是他的风格。

实际上,就像拍摄《黑暗骑士》一样,《盗梦空间》所有的动作戏,都被杜克推翻重来,这些都是他最擅长的东西,即便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和詹姆斯·弗兰科等人的动作戏有些烂,却还有相应的特技替身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