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好莱坞的电影业,尤其是如此。
走到杜克、詹姆斯·卡梅隆和斯皮尔伯格这一等级的人,都不会肆意抨击他人,特别是杜克和斯皮尔伯格,本身所代表的远比詹姆斯·卡梅隆要复杂,如果两人想要针锋相对,也不会放嘴炮。
实际上,嘴炮也没有任何用处。
走到这一步的人,没有一个是蠢货,就算原本脑袋不灵光,也会在漫长的征途中被磨成人精。
面对记者针对斯皮尔伯格的问题,杜克当然是满嘴赞誉。
“史蒂文是真正的天才和大师,开创和建立好莱坞暑期档的《大白鲨》,建立新科幻片风格的《et外星人》,都足以证明他的伟大,以及他对整个好莱坞电影行业发展的重要性!”
这些话虽然未必是真心,但也不全都是胡扯,论及对于好莱坞整个电影业的重要性,斯皮尔伯格完爆库布里克,就像是《泰坦尼克号》一样,在好莱坞圈内,没几个人会诋毁斯皮尔伯格的《大白鲨》,因为他们为好莱坞带来的都是开创式发展的新局面。
《泰坦尼克号》为好莱坞敲开了全世界的市场,彻底推动了好莱坞电影的全球化;《大白鲨》则创造了好莱坞的暑期档模式,这一模式为后来好莱坞影片风行全世界奠定了基础。
影评人可以看不起这两部影片,对它们冷嘲热讽,但相关从业人员却不会。
杜克也是这些人中的一员。
随着抵达菲尼克斯,《狂暴之路》的各种宣传也在全美乃至全世界进行密集的轰炸,不仅仅是网络舆论,相关的评论报道还侵占了许多电视频道的热门时间段。
nbc电视台周末的晚间《看电影》节目,就重点提及了这部影片,认为电影制作中所有的视听语言技巧,轴线、行进方向、动势剪辑、节奏变化、景别设计、机位走向等等,没有一个不能在《狂暴之路》中找到,那么多车、那么多人、那么激烈的追车完全不会看不清、看不明白;都是一气呵成。
着名的晨间节目《早安美国》则采访了一些普通影迷,让这些人从非专业的角度,来谈谈这部影片的优点。
“没有大战之前的狗血床戏,甚至没有爱情。”
一个接一个的影迷出现在镜头中,说出自己中意《狂暴之路》的原因。
“没有大战之前主角强行嘴炮与煽情。”
“没有猪队友增加难度衬托主角的逆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