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页

——《好莱坞报道者》托德·麦卡锡。

“前面的三线叙事结构让人眼前一亮,尤其是影片对于亲情和家庭的描述,是杜克·罗森伯格影片中少有的细致情感,但后面的枪战戏一出现,整部影片就被毁了,枪战实在是太长了,制造出的噪音也让人难以在影院里安稳的坐着。”

——《洛杉矶时报》肯尼斯·图兰。

“这是一部与事实严重不符的改编影片,它既没有展现人性,也没有去探讨事件背后的深层次问题,里面的家庭和感情也只停留在了表面上,就像是杜克·罗森伯格镜头下的爆炸一样,只是为了煽情而煽情。”

——《华盛顿邮报》安·霍迪娜。

“这是专业评价?”

周六的早上,杜克坐在惠灵顿的客厅中喝着早茶,不在意的把传真放到一边,问坐在电脑前的蒂娜·菲,“还有其他的吗?”

蒂娜·菲转回头看了看杜克,指着显示器上的一个网站,“去年刚刚成立的与电影评论有关的一家网站,专门收集媒体上面的影评人专业评价,用烂番茄和新鲜番茄的方式表现影片的评分……”

杜克听到后来了兴趣,“有《十万火急》?”

“有啊。”蒂娜·菲转回头去,说道:“恐怕结果会让你失望,网站目前收集到54篇专业影评,坏评率超过百分之六十,《十万火急》的烂番茄指数是腐烂,新鲜度只有百分之五十四。”

“够低的。”

杜克嘀咕一句,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问道:“网站只有这一项吗?”

“还有一个,是普通观众打分的项目。”

蒂娜·菲稍稍看了一会,换了一个腔调,“恭喜你,杜克,在代表普通观众喜爱度的爆米花指数上,《十万火急》目前的指数是百分之八十一。”

“还不错。”

这本就是一部试验性的电影,杜克也没抱有观众好评能爆棚的想法,“比我预计的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