颁奖季是奥斯卡评委最能突显存在感的地方,虽然很多人都是混迹好莱坞的老资格,但像阿瑟·米勒那样老了后还能继续风光的人毕竟是少数,他们也是正常人,也有各种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难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
从运作《落水狗》全面失败,到《低俗小说》有所收获,哈维·韦恩斯坦已经看清了这个圈子,而且敢想敢做,加上本身又有犹太裔的身份优势,有些事做起来极其胆大。
跟托德告辞,哈维·韦恩斯坦又走到了另一个评委那里,攀谈了起来,找到合适的时机后,立即说道:“米夏,这么说你还没有看过《英国病人》?”
“是的,一直没有时间。”
很显然,这是位习惯用脚投票的学院成员。
“那太可惜了。”哈维·韦恩斯坦简直就是最好的演说家,“你真应该抽时间看看这部影片,它非常棒,歌颂了……”
为自己的影片讲了一通好话,他又说道:“回头我让人把最新的碟片和影碟机送到你家里,那是日本人的新货。”
见对方皱眉,哈维·韦恩斯坦马上转了话锋,“我没有别的意思,米夏,你是评委,总要观看报名的影片才能做出选择吧?我们只是为你提供最基本的观看用具,完全不违反学院的规定。”
“好,我会看这部影片的!”
米夏眉开眼笑的应了下来,他很清楚,米拉麦克斯送给他的观看用具,那都是永久性的!
离开这边,哈维·韦恩斯坦又开始在人群中游走,找到目标后,边回忆收集的资料,边有针对性的攀谈,然后适时抛出自己的观点,不厌其烦的劝说对方去观看或者为《英国病人》投票,有时候还会在言语间做出一些暗示。
比如,有位老资格的核心成员表示想约《英国病人》中的法国演员朱丽叶·比诺什一起吃饭,哈维·韦恩斯坦都保证下次会尽量带朱丽叶·比诺什出席。
“累了吧,哈维。”
站在一边休息的时候,鲍勃·韦恩斯坦走了过来,他一向是位于幕后操控,而哈维·韦恩斯坦冲锋陷阵,“休息一会?”
“不用。”
这里只有兄弟二人,哈维·韦恩斯坦毫无顾忌的说道:“《低俗小说》的落败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想要赢得奥斯卡就不能要这张脸皮!”
另一边,帕尼·凯利斯也在宴会厅中游走,虽然没有哈维·韦恩斯坦脸皮那般厚,但作为一名好莱坞的老公关,也不逞多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