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页

或许舞蹈经过剪辑后,还是有些不足,毕竟全程没有使用职业替身,但歌曲方面,杜克相信影片的录音室配音版本,绝对完爆任何剧院的现场演唱版。

拍摄时确实是现场录音,但到了后期制作,杜克根本没有考虑,就把所有歌舞场景的演唱,全部换上录音室录音版本,经过多种后期技术修饰的演唱,怎么是现场能够比得上的呢?别说这些歌舞剧演员,就是迈克尔·杰克逊的现场演唱,也与录音室效果有着明显差距。

是的,相比全部需要现场演出的歌舞剧,电影版本就是在作弊,而且是光明正大的作弊,这种作弊也没有任何人能说出任何话来,否则只是笑话。

还有相貌,杜克看过历届《芝加哥》歌舞剧演员的图片,娜奥米·沃茨、凯瑟琳·泽塔·琼斯和汤姆·克鲁斯占有绝对的优势,别说相貌对这样的电影不重要,歌舞搭配帅哥美女的效果往往是惊人的。

而且,在保证演技和歌舞水准的基础上,漂亮和英俊就是硬道理。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当观众已经深深的被歌舞所吸引时,又一次色彩冷暖转换之后,另一个女主角——洛克希·哈特出现在了画面上,两位美女杀手的命运就此交织在一起,歌舞场上维尔玛光彩夺目,舞场下的洛克希艳羡不已。

影片通过洛克希的看和维尔玛的被看,钩织了一种欲望投射,这种投射通过洛克希的目光露骨的表现出来。

接着就是一段平行蒙太奇手法,这是极其简单寻常的电影手法,却带来了与舞台剧完全不同的效果,想以舞台剧的方式展现平行蒙太奇……算了,双方根本没有可比较性。

惠特莉在笔记本上重重加了一笔,这段改编明显比舞台剧平铺直叙的方式更为吸引人,而且两个女主角错综复杂的纠缠在一起,也极好的映衬了影片的主题。

从目前已经放映的完的片段看,似乎杜克·罗森伯格这名导演,与她从影评人那里听到的评价完全不同。

特别是在蓝色、浪漫、神秘的舞台光照下,维尔玛分外迷人,而洛克希背后红色醒目的灯光则暗示了她内心的狂躁和欲望。

随着镜头不断推进,景别逐渐变小,洛克希在凝视之中与维尔玛的目光对接,并最终在之后一个回头的瞬间,将维尔玛的舞台角色置换为内心狂热的自己,舞台下的现实空间和舞台上的表演空间在洛克希的欲望投射下进行了置换和统一。

毫不夸张的说,在影片以色彩和华丽的歌舞吸引人眼球的同时,杜克·罗森伯格使用了大量技术流的电影手法。

歌舞部分和洛克希偷情的戏份相互交织,不断对切,人性的龌龊、欲望的爆发在快速的剪辑中被无限放大,两个场景之间也通过相似构图、相同和相反的动作性来进行转换,过渡自然而又寓意十足。

惠特莉想不明白,影评人口中只会爆炸的导演,怎么能制作的出如此寓意深刻的镜头和场景,不去说其他,单是影片的光线和色彩运用,就完全能称得上大师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