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杜克不会接受投资,毕竟那样要启用他做男主角,相比于眼前这个汤姆,他更想邀请另外一个。
还是那句话,如果汤姆·克鲁斯肯降薪,又不介意出演戏份不多的小角色,杜克绝对举双手欢迎,问题是汤姆·克鲁斯会在影片中给汤姆·汉克斯做手下?还是为了衬托后者的那种?
至于真正的男主角米勒上尉,杜克绝对不会选克鲁斯,他的演技实在是……
又闲聊了几句,克鲁斯主动告辞离开,看到远去的二人,杜克没什么特别表示,好莱坞争争合合的事件太多了,只要对方以后别触犯到他的利益,他也没那么多时间和精力,跟一个演员纠缠下去。
将汤姆·克鲁斯扔到脑后,杜克的思绪转到了新电影上,或许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也或许是汉克斯的演技留下的印象太深刻,汤姆·汉克斯才是他心中的首选。
没错,他的新电影就是《拯救大兵瑞恩》!
这部影片虽然也有不少爆炸场面,但对于叙述能力的要求更高,连续经过三部影片的锤炼,特别是《独立日》的超级大卖之后,《拯救大兵瑞恩》是杜克能找到的最合适的选择。
如果下部影片还是单纯的感官刺激,即使选择的是曾经相对成功的一些爆炸或者视效类影片,杜克感觉扑街的可能远远超过成功的可能。
电影绝对不是简单复制就能成功的商品,它所受到影响的因素太多了,《独立日》使得杜克在爆炸和感官刺激方面达到了一个高峰,但高峰过后就是下坡,一个导演的风格长期固定,必然会带来审美疲劳,曾经的迈克尔·贝和罗兰·艾默里奇都是鲜明的例子。
《独立日》超级大卖后,有些影片放在别的导演身上可能成功,放在他身上,可能会失败。
只要风格与过往三部影片近似,观众第一时间就会拿出《独立日》做比较,现今的特效短时间内又不会有质的飞跃,先入为主的比较很容易带来许多偏见,这些偏见会影响到观众口碑,甚至导致票房不理想乃至失败。
《拯救大兵瑞恩》虽然有不少爆炸场面,却与纯粹的感官刺激影片有本质的区别。
转型,说起来简单,其实做起来并不容易,杜克倒是不担心对战争场面的控制,反而有些担心自己的文戏,好在三年拍摄了三部电影,加上之前的积累以及拍摄中的经验心得,对未来制作这部电影总能带来不少帮助。
还有汤姆·汉克斯,虽然《阿甘正传》北美票房暂时还没有突破三亿美元,但影片大卖已是必然,这可不是《费城往事》那种叫好不叫座的影片,汉克斯的片酬势必要大涨,喊一份基础酬劳加分成的要价一点都不过分。
不过,这些都是制片方应该考虑的问题,杜克并不打算在影片中投资,随着《独立日》超级大卖,他准备在这个项目上,让南希·约瑟夫森争取好莱坞最顶级的导演分成协议。
或许也会与汤姆·汉克斯起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