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页

“电影作品是导演最好的代理人,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是这样评价杜克和他的作品的——杜克的电影有两个显著的特点,第一、每一个拍摄细节都打磨得光鲜亮丽,包括那些以植入广告形式出现的产品,在电影里看上去都如此完美。第二、电影的每一个部分都很出色。”

“这些都是卢卡斯导演的原话——一般来说,2分半钟的电影预告片,一定集合了影片里最好的拍摄、最好的视觉效果和最令人兴奋的时刻,但观看杜克的电影,你会发现,两个小时的影片都是这种华丽的镜头,像排成一排的标签,每一个都让人极度兴奋。”

“看他的电影,只要几秒钟,就能判断出它出自杜克·罗森伯格之手。毫无疑问,他正在影响当代好莱坞主流商业大片的视觉语言!这是来自著名制片人查尔斯·罗文的评价。”

“曾经发行了杜克第一部影片的二十世纪福克斯的ceo汤森·罗斯曼这么评价——杜克知道观众喜欢什么,因为他也是观众中间的一员,他有很好的感觉,知道什么东西能够让人兴奋,懂得什么是大众喜欢的电影。”

后面还有很多关于《独立日》与杜克的爆料,艾琳却不打算再看下去了,她拨通了好友的电话。

“安娜,晚上,上东区ag影院,不见不散!”

合上杂志,艾琳愣愣的出了会儿神,如果让她评价杜克的电影的特点,那应该是什么呢?

“除了火爆的爆炸和追车等大场面外,杜克·罗森伯格式电影最大的标志,应该是令人炫目的快速剪辑吧?”

怀着这样的想法,艾琳·兰黛开始了下午的工作,等下班后第一时间就向约好的影院赶去。

与此同时,放眼整个北美地区,很多人都做出了相同的选择,也有些人将这一选择压到了周末,《独立日》短期内迎来了影片罕见的逆势增长!

第一百三十五章 示好

每部影片都有一定的保值期,以特效为主要卖点的影片院线保值期相对更短,《独立日》经历过七月份的火爆,到了八月份票房下滑严重,而《时代周刊》的封面人物以及华纳和福克斯其他媒体的配合宣传,以杜克作为焦点重新凝聚影片热度的策略,为《独立日》的票房带来了一次短暂的回潮。

连续两个工作日,《独立日》单日票房都较之昨天有了近百分之十五的反弹,而票房反弹带来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院线方在周末到来前,将影片的放映院线数增加到了1897家,这也为周末三天票房的逆势增长奠定了基础。

哪怕这只是短暂的院线数增加,杜克与华纳和福克斯同样会感到高兴。

同时,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电话又打到了主要的几家院线公司,因为《独立日》占用的正是《肖申克的救赎》再次缩减的院线数。

后者的北美放映规模已经缩减到了212家,单日票房只有10万美元多一点,北美票房累计正在艰难无比的向着1500万美元的方向迈进,而且索尼哥伦比亚影业的海外发行也遇到了很大的麻烦,包括英国、澳大利亚等主流电影市场,拒绝在市场相对较热的八月份发行这部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