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如果《生死时速》真的大扑街,他就像大卫·芬奇或者还没有发迹的迈克尔·贝那样,去广告界或者v界慢慢打熬,苦苦积攒资历,直到数年或者更长时间的等待之后,再重新杀入好莱坞的导演界。
这是众多好莱坞知名导演曾经走过或者正在走的一条路。
尽管想到了万一失败该怎么办,但回到家中,杜克的焦虑并没有太多缓解,他是个非常正常的人,这些情绪也是导演的正常表现。
影片还没有完成时,导演会为影片的制作苦恼;影片完成后,又会为影片上映辛劳;影片上映后,又会为票房和反响焦虑,这本就是个压力极大的职业,那种没有压力反而逍遥自在的导演仅仅存在于幻想中。
杜克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地方倾泻自己的压力。
“或许我该找个临时女伴了。”
傍晚去海滨大道散步的时候,杜克不禁产生了这种想法,上学的时候,他交过几个临时女友,不过都像对母亲说的那样,只是玩玩而已,他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谈情说爱,自从开启《生死时速》后,更是将关于男女关系的问题彻底扔到了脑后。
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精力无限的超人并不存在,如果在女人身上投入过多,相应的,需要高度专心的导演事业肯定会受到影响。
漫长的黑夜再次来临,因为得不到第一天的点映数据,杜克又一次失眠了,直到凌晨时分才昏昏沉沉的睡去,半上午好不容易醒来后,立即拨通了罗宾·格兰德的电话。
第二十三章 最好的明证
挂断电话,在客厅中来回转了两圈,杜克才压下纷乱的心情,脸上喜忧参半的神态也被平静所代替。
因为只有二十家院线的二十块银幕点映的关系,《生死时速》的首日点映统计已经出炉了。
单场平均上座人数18人,单场平均票房84美元——套票有优惠——单家院线首日平均排场数是8场,首日点映总票房13440美元……
对比记忆中那些动辄单馆票房就能上15000美元的超级大片,这个成绩实在惨不忍睹。
好在同时传来的另一个消息,能让人为之精神一振。
单日总计有2880人观看了《生死时速》,二十世纪福克斯总计收回了2056份调查问卷,其中给影片a+评分的人高达1577人,a评分的数量为256人,c以下的评分则不到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