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封爵黛玉赐婚及笄英莲定亲,这都是大喜的事儿,且文皎在甘州还生育了绯玉,也是喜事。
几重喜事相加,再加上跟着去甘州的人有功,在京中守家的人也有功,文皎索性直接放了大赏,凡府内有职之人,每人赏半年的月钱。
林家一等的人月钱是每月一两二钱银子,二等是每月八百钱,就是三等也有五百钱,当值的人每人最少得了三两银子的赏。
在家里散了一笔小财,文皎又命人传话下去,人人必得遵守家规,谁也不许在外头露出骄矜之色。
若有借着国公府的势包揽诉讼的,仗势欺人的,或是放贷的勒索的,一经查出,不仅要家法处置,还要扭送官府。
这一套甜枣加大棒下来,林府中人人都上紧了弦儿,干起差事来比之以往更尽心几分。
文皎见家中应无差错,便和姑娘们一起处理外头的人情往来。
英莲和柳湘莲的婚期已经定在了今秋九月初六,只剩下半年,文皎心里千万个舍不得,想着趁她成婚之前,再多教她些本事。
柳湘莲虽好,渤海也有陆溶这个林家的准女婿,英莲的准妹夫在,但毕竟除了他两个外,那里并无什么林家的亲眷。
国朝在渤海新建了渤海省,总督布政使按察使等都已于去岁至今春陆续就任。
英莲虽出身国公府,身上却不似韩琼英葛霄一样有爵位将职,等她和柳湘莲成婚,诰命是正四品恭人,而总督夫人是正二品夫人,布政使按察使等的夫人都是正三品淑人,品级全都在英莲之上。
这些人论起辈分不一定都比英莲大一辈,但年纪定然都比英莲大。长幼尊卑有序,不管是在京城还是在渤海,英莲要过得舒心顺意如鱼得水,注定要比黛玉稍微难些。
文皎相信以英莲的本事,这些当都不是什么问题。但天下做长辈的心都一样,只盼着孩子们能过得顺心再顺心。
因此这些交际的事儿,文皎索性一应都放给英莲。
递来的帖子哪些无视那些要回,回帖子言语轻重如何把握,哪些要紧办哪些缓缓也无妨,哪些回一张帖子就可,哪些却要请人家上门,或是择日去拜望,都极有讲究。
英莲把每件事儿都想出个章程,先告诉文皎。若是合适,文皎就点头让人去办,若不合适,文皎就点出何处不妥,说明这样办会造成的后果,并不说该怎么做,只让英莲自己去想。
虽在文皎身边学了四五年的管家交际,这却还是英莲头一次担起全副重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