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页

贾二爷能尚公主,对他是天大的福分,对贾家也是极好的事,但对贤妃娘娘和贾二爷的爹娘来说可就不一定了。

公主是君,驸马是臣,就算夫妻感情再好,也不能忘了君臣之分。

连驸马都是臣子,更别说驸马的亲人爹娘。贾二爷的娘王氏太太有些左性,未必能受得了和儿媳妇请安行礼啊,王太太现在没了诰命,真是草民一个了。

况且不是他做奴才的心里瞎想主子,庚晓长公主到底十年没说话了,心里却什么都明白,性子又刚强,到时候贾家还得有几场好戏能看。

夏太监脑子转得飞快想了不少,也没耽误他飞一样的回了紫宸殿请御旨笔墨回来。

苏皇后替皇上磨墨蘸笔商议一回草稿,站在他身后看他亲笔写下圣旨,嘴上叹着“早知临郎这样着急,上午我就不让庚晓妹妹在屏风后呆着了,好歹让两个孩子面对面说几句话”,心内却笑得灿烂。

自去年九月,苏皇后知道贤妃和贾家忧心贾玑婚事,她想要凑成庚晓和贾玑到现在也有一年多了,终于今日落定,她怎么能不高兴呢?

而且她所有做的,不过是那日上午和皇上提了慧云郡主年已十六,慧纯郡主也已十五,都该找驸马定亲,她也挑了几家好的备选,只是碍着庚晓还没定,长幼尊卑有序,侄女不好比姑姑先定亲,不好宣旨。

那日晚上,她又劝皇上去看看贤妃,提起听说近日贤妃十分担忧幼弟的亲事,怕她忧心过度动了胎气,伤了皇嗣就不好了。

皇上去看贤妃一次,就被后宫吵闹得心烦,渐渐对贤妃感官也不大好了,早已懒怠再去贤妃那儿。

听了她的话,皇上沉着脸想了半日,叫夏太监打听贾玑的消息报上,宁愿麻烦些亲手解决贾玑的亲事,也不想去华阳宫亲自问贤妃一二句。

而贾玑的情况苏皇后早已经打听清楚,知今年贾玑中了秀才,她便十拿九稳,皇上一定会满意贾玑做庚晓的驸马。

口不愿言,年纪又稍大了些,生母和一母同胞哥哥又是那样,把庚晓长公主赐婚给谁家,一个不好,不是结亲,反而是结仇。

只是就算不挑门第条件放低,庚晓长公主又毕竟是超品的长公主身份,驸马的方方面面也不能将就,不然,公主颜面何在?皇家颜面何在?

门第不能低到有损皇家颜面,驸马本人要样貌清俊品行上佳心地良善知进退,绝不能花心好色,最好是会疼人的,才学好是锦上添花,不好也无妨。

算来算去,满京里只有几家能够这个条件,若从这几家的孩子里挑出一个最合适的,也就是贾宝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