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页

薛姨妈今日也是带着一桩事来的,想要席后和贾母商议,今见卫夫人也有事,便没做声,告辞先行回了家里,想着明日再来就是。

等都坐定喝了几口茶,说过几句闲话,卫夫人方吐露出卫家想要替卫若兰求娶探春的意思。

贾母邢夫人王熙凤三个本以为卫夫人今日要说的是迎春婚事,迎春过了十五岁生日,两家定亲也满了一年,也该议定哪年成婚。

哪知卫夫人张口却是探春的婚事,贾母三个都是一愣。

卫夫人嘴里说着卫家情况,贾母和王熙凤两个也在心里计算这门婚事的利弊。

大家都是交际惯了的,知道这里头的规矩,这头一次不过是媒人和女方家里提一提,若女方家里有意,自然会再联系媒人,两家再正式说亲。

是以卫夫人说完了话,贾母王熙凤又夸过卫若兰一回,这事儿就算先过去了。

整个过程里,邢夫人除了夸探春和卫若兰外,就非常有自知之明的没说别的话。

左右冯卫两家虽是姻亲,可两家相较,还是冯家更好些。

卫家虽也有个一等将军的爵位,但实职却不如冯家,况且卫家还有难缠的叔叔婶子住在一府里头等着分家产,哪儿赶得上冯家独生子,将来这副家业全是迎春的?

二房的女婿还是比不上大房的,邢夫人心里正高兴着呢,巴不得这桩婚事能成,说出来的话一句比一句中听,倒是让卫夫人又高看她一眼。

卫夫人替外甥说过一回亲事,又回过来说自家儿子的亲事,说迎春姑娘虽然还小,才十五,但她家那个过两年就二十了云云。

贾家自然也要拿一下女方家里的款儿,好别叫男方家里看轻。

但冯家着实有情有义,去年荣国府当家人都被抓进牢里候审,冯家非但没退亲,还尽力帮着他们家打听消息,贾家都记着冯家的情儿。

再说冯紫英今年十八,后年二十,年纪也不算小了,大燕女子大多十七八岁出阁,迎春后年正好十七,也不算早。

因此两家便达成默契,卫夫人回家和家里商议,细细挑个好日子,等后年冯紫英二十迎春十七,就办大礼让两个孩子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