况且国公爷走时, 大老爷原配正妻已亡,续娶的大太太出身低微, 不通事体,撑不起荣国府夫人出门交际的门面和管家理事的职责。
而二老爷之妻王夫人却出身世家大族王家,兄长时任正三品指挥使, 后又任正二品直隶提督, 王夫人又管得了家出得了门,两房夫人差距太大。
贾家自老国公爷亡故后就无人在朝为官了,全靠着以往的势和亲戚们的相帮。
心是偏的, 小儿子媳妇的娘家兄长又未到四十官居三品,前程无限。
老太太命幼子住在荣禧堂正院,反叫袭了爵位的长子住在隔出来的东院里,兄弟相争的祸根就此埋下。
家中男丁不读书上进, 一个个花天酒地, 只好把振兴家族的主意又打在女儿身上。
娘娘蹉跎五年,终于进了圣上的后宫得封嫔位, 自那时起,宁荣两府就免不了要被宫中相争牵连。
而男子无事可做, 只能斗鸡走狗,吃酒赌钱,以至于无恶不作。
家里偏还重德重名声,对年长服侍过长辈的奴仆格外优容,就这么养大了他们的心,把主子的当做自己的,捞起主子东西仗着主子的势无所畏惧。
王熙凤想着事儿回到荣禧堂,看着从奴才家里抄出来的满地箱子东西,心道名声该要的时候要,命都没了,还要什么名声?
宁愿人说她狠辣刻薄,她也要让三个孩子都平平安安长大!
王熙凤坐回椅上,命林之孝近前来,吩咐他道:“去查,以往还有谁家贪得最多,都报给我,我先记上,往后慢慢料理他们。”
林之孝心中一凛,想到还在蓁姐儿身边儿的女儿小红,低头应了。
将近天明,这些抄来的财物终于都归档入了库,共计银二十三万三千二百七十六两一钱,金一万八千五百五十两,金银全都折合成银子共四十一万八千七百六十六两银。
而贾府欠着国库银钱五十三万两整,这些金银加起来也不够数儿。
王熙凤命把金一万八千两和银二十二万两都单独放在一间库房里,剩下一万八千多银子另做府里日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