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页

“莲儿,你把心思也收收,那刀虽然是好东西,可也不能帮你过日子啊。什么时候去问问夫人,好好和她学学管家才是。”

英莲面上的笑容一僵,心里有些不自在,但还是勉强笑道:“太太说了,等到了西北,就抽空教我管家理事,不耽误的。”

封氏点头笑道:“这才是正理。难道成了婚,你还天天舞刀弄枪吟诗作画的?上头还有公婆,你也得小心孝顺。”

“还是正经得学些管家理事的本事在身上,往后日子才好过呢。”

苏州,林昌足足忙活了将近二十日,亲自上各家伏低做小赔笑脸,总算是把该还回去的东西都还完了。

还完了东西回家,林昌又赶紧收拾行李物品,好预备上京去备考。

本来林昌是打算自己带着林岭林峰和六个小厮回去就是,人少轻松,路上正好赶紧多读读书。

可他又怕他不在家,他爹娘再耳根子软,又收下许多不该收的东西来,因此力劝一家子一起去京中过年。

左右家里有了这么多下人,春耕的事也可以托付给大伯家里。就算是耽误了一年也没什么,总比父母在家里惹下事强些。

林昌和他爹娘说的时候,自然没说怕他们惹事云云,只说正好趁此机会,带爹娘去京中也开开眼,尽尽孝心。

正好是承蒙海叔叔婶子三年照顾,他才能今年中举,家里人全都一齐去,带了东西谢过才显得有诚意。

卫氏被林满日日念叨着不要和儿子拧着干,虽说听得耳朵都要起茧子了,却也把这话暂且放在了心上。

再说是去京中见世面,这有什么不答应的?卫氏满面是笑,赞道:“就知道咱们昌儿是个最孝顺的。”

“哎呀,正好,昌儿和莲姑娘定下来也有个一年半载了,我还没见过呢。这一回去,好歹让我也先见见咱们未来儿媳妇一面!”

说着,卫氏就问林昌道:“昌儿,你见过这位莲姑娘不曾?快和娘说说,是位什么样的姑娘。模样性格都怎么样?”

林昌一听见卫氏嘴里说起来“莲姑娘”“未来的儿媳妇”等语,便有些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