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页

说到一半,文皎自明白过来。

只知道吃喝玩乐走马逗狗可以是装的,朝中无人支持也可以是装的。

毕竟谁若真的暗中支持忠顺亲王,也不会到街上去嚎一嗓子:我是忠顺亲王的人!

文皎喃喃道:“可那年他才十五岁,怎么就能装得这么像?”

“他也从来没在朝中六部流转过,又是从哪儿找来的这么些心腹,居然能勾结瓦剌,连着刺杀两位封疆大史……”

文皎越想越不对劲,问出了最后两个问题:“那他既然有这些人,为什么不留着等……的时候搏一搏,非要现在就使出来。难道他就不怕自己暴露出来,功亏一篑?”

“还是说……他今次已谋划了更大的事,只是并未成功罢了?”

林海心中也没想明白,只摇头叹息不答。

文皎这时候明白过来其实这件事比他们往日猜测得更为严重。

臣子勾结敌国和亲王勾结敌国的严重性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

况且上皇现在亲生的血脉也只剩下今上和忠顺亲王了。

今上得以坐上皇位,客观上看一是当年两个皇子中今上年纪为长,又在六部之中做过些事。

二则是忠顺亲王因着其母妃桃贵妃的缘故,实在不大得人心。而上皇才发现今上竟然在臣子之中口碑不错。当年正是大乱才定,需要一个大多数人都满意的新君即位。

从礼法上来说,忠顺亲王……论起出身,是上皇贵妃所出,而今上登基之前太后娘娘也被封贵妃,协理六宫。

两人母妃的位分论起来是一样的,也都不是皇后嫡出。

再论年纪,七八年前还可以说一声他年纪太小,而圣上比忠顺亲王足足大了六岁,年已弱冠,“国赖长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