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虽然被贬, 但西北一地也是最容易做得出政绩的。

女儿在宫中吃苦受累,战战兢兢,他做父亲的虽不能往常一样把她护在家里,到底品级高些,万一女儿出了事,或许宫中看在他勤勉为官的份上,能保得女儿无事。

等接到妻子儿女,看原本一家五口中只少了婉燕一个,张志哲又是悲从中来。

且一家子遭逢大变后也有将近一年未见,张志哲冯夫人携了手四目相对泪眼盈盈,一家人又相对而泣一场。

冯夫人本来就是伯爵嫡女,从小儿和母亲大嫂学得一身管家理事之计。

州衙后头供知州居住的地方不过前后两进院子,并旁边一个一进的小跨院。

冯夫人自张志哲出了事后整顿家业,也发卖遣散了不少奴仆,现在跟在身边的都是既忠心又得用的。

家里一共就三个院子二三十个下人,冯夫人每天抽出一两刻钟就把事儿给理了。

永伦自住下便开始发奋读书,誓要早早中第光耀门楣,给母亲姐妹撑腰。

婉贝虽也才八九岁,但也沉稳懂事起来。每日不是读书就是做针线。来了镇原州两个月,就给父亲母亲哥哥一人做了一个荷包。

孩子们一下都长大了,让冯夫人又是高兴又是心酸。

来了的开头一个月,冯夫人就把诸事理顺。镇原州城中除了一位五十余岁的州同知夫人外,也别无可交际之人。

张志哲也甚是繁忙。衙门中没有案件时,他不是在州城内东奔西走体察民情,就是下到乡县里头查看。

镇原州虽然是一小州,下面也有三个县,就算张志哲每月一县只走一次,也有八·九天都不在家中。

碰上春耕秋收之际,张志哲就算是在州城中也早出晚归,披星戴月。有时候回来一身一鞋的泥土点子。

丈夫儿子都各自打拼,是以冯夫人每日大半的时间竟是无事可做,只和婉贝一起读书做针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