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页

说出这句话的韩氏,便又是文皎常见的,洒脱的韩氏了。大概做了娘之后,再豪爽洒脱的女子都会变得小心翼翼,生怕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不好。

只是文皎心内还没感叹完别人,话题就转到她身上了。韩氏说完刚那句话并没停,而是接着问道:“说来二妹妹也成婚一年多了,怎地还没个好消息?我看你也怪喜欢孩子的,连不是自己亲生的都那么操心。这若是有了自己的孩子,说不定比我操心多了。”

柳氏轻轻一拍手,笑道:“哎呀,说得开心,险些都忘了。”便往后招招手儿,一个嬷嬷走上前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包袱。柳氏从嬷嬷手里拿来,再递给文皎。

文皎就坐在柳氏下首,两只手接过这小包袱,又在柳氏的示意下打开,见是三个十分精致的小肚兜。柳氏拍拍文皎的手,笑道:“二妹妹别嫌弃,这都是我那三个臭小子满月时候穿的肚兜。你拿回去压在枕头底下,说不定过段时间就有好消息了呢。”

韩氏附和道:“我家两个孩子的小衣裳虽也有,但论起儿子缘分,还是大嫂子更多些。虽说姑娘也好,只是妹夫现今还没有子嗣,总是先有个儿子才好。”

见两个嫂子都关心起她的肚子来,又看白夫人也是一脸关切,文皎虽然心中无奈,但这也是嫂子们的好意,便谢过收下了,笑道:“嫂子们说的,我都记住了。我回去就放。”

柳氏想了想又补充道:“妹妹走之前来我院子一趟,你抱抱景佑再回家。都说新娘子抱抱新生儿,福气很快就来了。”

这就是古代人的婚姻生活吧。结婚主要还是为了生孩子,其它的一切,就算是夫妻情分都得靠后。一般来说,新婚夫妻成婚后,若是两三年还没有好消息,在平常的官宦人家家里,婆婆就该着手给通房丫头了。

就是婆婆不给,新媳妇自己也会着急给丈夫纳妾。一般陪嫁的几个丫头里面,总有一两个是娘家人专门准备了给女儿到时候做通房的。自己家出来的人,总比婆家的人更可信些。

一方面现今毕竟只有儿子才能撑起门户,庶子便庶子,还是得乖乖尊奉嫡母。另一方面,自己生不出来还不给丈夫纳妾,免不得要背上妒忌之名。就算自己不在乎,总得顾及娘家别的女孩子的名声。

就算是不许子弟拈花惹草,屋里纳一堆妾室的家族,大多底线也就是三十无子纳妾。

苏家家风清正,白夫人并柳氏和韩氏都能生会养,家里不缺孩子。再有就是家中一向夫妻感情和睦,所以苏尚书这一支,两辈人里到现在还没一个庶子。文皎的陪嫁人员配置里也没有专门准备做通房的丫头。

虽说文皎还算是新嫁娘,但林海已经四十二了,还没儿子。这也就是文皎现在头顶上没婆婆,若是婆婆尚在,一定比苏家的人着急得多了。

况且文皎自己也不是不想生孩子。还是那句话,封建社会,只有儿子才能名正言顺顶立门户。林海虽然看上去已经对他没有子女缘分这件事认命了,平日也不和文皎说什么儿子不儿子的。但从林海对族中子弟的关心程度来看,他是心底还是对没儿子这件事颇为遗憾。

幸而林海的身子已经调理好,他两个房事的频率也不低。十天之前,文皎服用的最后一颗避孕药已经过了有效期,也没有继续再服用了。想来再晚再晚,半年内也该有消息了。

只是这话却不能对别人说。所以虽然什么小衣服和抱抱男孩的方法在文皎看来都属于封建迷信,她还是又谢过柳氏,笑着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