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页

姓郭名tu?

卧槽?!郭图!!

喜欢三国的人对郭图这个名字一定相当熟悉,此人是袁绍帐下颇受宠信的重要谋士,却奈何沉迷党争,使得袁绍内部交斗其间,成了推动袁绍最终走向败亡的最强“猪队友”之一。

郭瑾一瞬间如遭雷击,她竟然当真穿越到了这个大厦将倾的东汉之末?!什么叫一语成谶,今天她总算见识到了。

不过此时郭图尚在阳翟,有此闲情逸致串门子训弟弟,想来董卓部将还没有开始大肆劫掠颍川一带,大胆推测,此时洛阳还未乱起。

都说三国名士至少半数出颍川,诸如荀彧、荀攸、郭嘉等辈,作为颍川的土特产,就差被九块九包邮,直接送到各大军阀手中。

原主怕不是当真有什么澄清天下之志吧?否则谁会这么想不开,要在这个名士多如过江之鲫的东汉末年,女扮男装、汲汲营营,誓死也要磕个头破血流?

郭瑾:“……”

这突如其来的感动是怎么肥四?

感受到郭图来者不善的眼神,郭瑾眸中隐约浮起一丝笑意,身子艰难直起,抖抖衣袖,冲着郭图所在的方向并袖一揖,诚然道:“多谢兄长厚言相赠,瑾定当铭记于心。”

已经准备好几页对骂腹稿的郭图:“……”

灵魂求问,今天的浪奔小狗崽为何看着顺眼了些许?

郭图碰了软钉子,不好直言怒怼,只得梗着脖子与郭瑾你来我往地拉了拉家常,顺便被郭瑾戴了顶高帽,然后成功送走。

按郭图所言,她的父亲名唤郭禧,少习法律、兼好儒学,曾官拜三公,有名于时。郭禧膝下仅有一“子”,也便是郭瑾。原主打小便将匡扶天下一说挂在嘴边,因此十里八街的乡亲都知道:郭公有佳郎,意气满乾坤。

郭图与原主本来互不对付,且不论他一个三十岁的大叔为何要针对一个十五六岁的孩子,可奈何他天性“善良悲悯”,当他得知“郭瑾”跳湖寻短见之后,来不及用膳便匆匆前来“探望”。

多么感人的温馨兄弟情呐!

郭瑾撇撇嘴,肚子毫无征兆地咕噜出声,显然原主经历了这么一遭,已是饿极。不知是不是起了幻觉,就在郭瑾饿得两眼发昏的当口,鼻尖却突然充盈起一阵甜香清淡的饭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