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的es与dcs完美融合,e1将提供前所未有的,真正的自动化。

面对es这个新缩写,诸多专家也摸不清头脑,翻开第二页展开对es的介绍后,才搞清楚这是个什么。

es,electric-ntrol-anagent-syste,发电厂电气监控管理系统,这么看就直观多了,多数专家没反应过来的原因也很明白,在他们的习惯中,es中的“”经常省去,用ecs代替。

电气监控管理系统,看上去挺干巴巴的一个概念,恒电为什么要这么提出来呢?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这个概念对于贾峦松来说都没什么触动,对于真正的iec专家来说却是神色一动,充满了兴趣与新鲜感。

发电厂自动化的发展史,从来就没有一步到位一说,都是逐个攻破,dcs中那些七七八八复杂的类别也印证了这一点,从锅炉到输煤系统,电厂中的每个设备都是一个全新的东西,要将这几十上百种设备实现自动化,串在一起,绝无一步到位一说。

再大的国际厂商,也是一点点啃下来,先琢磨锅炉,再琢磨汽轮机,再再琢磨变压器,这也就是dcs中类别那么多的原因,西门子先攻克了锅炉,于是fsss(炉膛监控系统)问世,而后再去搞顺序控制,做成scs,这些“s”们就像一块块层次不齐大小各异,甚至连品牌都不同的积木,一块块纳入整个dcs,这才勉强拼凑出了现今时代所谓的电厂自动化。

由于在设备原理,通信方式以及品牌上的不同,大家对dcs,对电厂自动化也不得不采取最低限度的标准——能用就行。

而现今的dcs,几乎是个完完全全着重于热工自动化的系统。

第691章 痴人说梦

需知,火力发电厂中,除热工部分外,必然还有电气部分,然而此时的自动化,就是完全的厚此薄彼了,究其原因,也并不复杂,因为“能用就行”,没人愿意在电气上大做文章。

那么电气部分是如何达到“能用就行”的呢?

这就要通过无数个称为du(分散处理单元)的东西。

du就像是一台微型电脑,配置在每个电气设备周围,由du对该电气实现自动化功能,与微机保护的概念有些类似,不同的是这玩意儿不止是保护设备用的,还要兼具其它的自动化功能,如自动调节、启停等。

也就是说,在实现电厂电气自动化方面,几乎没dcs什么事,全部由这样分散的du完成,对于电气的自动化管理,也几乎为零,在监控室,值班员唯一能做的就是看到由du传来的极其有限的电气量,很多du甚至干脆没有设置通信接口,属于法外自治,颇有些封王封地的概念,侯爷在外自己管自己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