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0页

耶耶耶,从这个月开始,她,崔绿真,就是一只即将拥有六万块存款的富婆地精啦!

第166章

这笔钱, 以这个年代的工资水平,全家老小不吃不喝一辈子也挣不来!这无疑是让崔绿真高兴的,可高兴没多久, 她又不大开心了。

“田叔叔, 这种药一个季度卖这么多, 那生病的人有这么多吗?”

田广峰叹口气, 事实是,能买到莲花透骨胶囊的人只是患病群体的万分之几,只有北京北上广等大城市的职工干部们才有这么“幸运”。

相对于他们从华北平原几个省份调研的数据来看,平均每一百个患者里,只有05人能吃上他们的药。这还是以北京为中心的华北平原,其他广大的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那恐怕为零!

幺妹吓得“呀”一声,相当于每两百个病人里只有一个能吃上药。“为什么还是买的人这么少呢?”

说实在的, 杨师长的要求在那儿放着, 一盒胶囊的价格还不够买两斤肉呢。放在一个绝症患者身上,别说少吃两斤猪肉, 他们也压根吃不下!

田广峰叹口气,“一是咱们产量有限, 胶囊工艺不成熟,原药材产量也有限。”建国后到现在, 医药行业的水平发展赶不上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那荒废的十年导致制药工艺停滞不前。

说难听的,美国人日本人三十年前就在用的工艺,目前国内还在用。

用着别人已经抛弃的工艺,效率自然高不起来, 产量有限,能买到的人也少。

“尤其是咱们的软酸胶囊需要一种明胶,国内提取技术不行,现在咱们都是从台湾进口。”

“明胶?是做果冻的吗?”

“对。”田广峰一愣,据他所知,果冻是国外食品,她知道?倒不是说看不上大河口小地方,而是他闺女田恬也是上个月听去过香港的同班同学说的。

幺妹知道他的困惑,解释道:“我是书上看的,叔叔那咱们能自己生产明胶吗?”

田广峰蹙眉,这正是他最近在考虑的事儿,他曾经在领导班子会议上说过好几次,想要学着外国人把明胶提取技术学过来,以后都不依赖进口。不然好好一款救命药,因为技术被人卡脖子,生产跟不上,每一天不知有多少人死于这个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