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页

材料帝国[校对版] 齐橙 2189 字 2022-10-26

“中国人在搞倾销!”吉田源憋了半天,终于憋出了一个理由,“为了独占这个市场,他们在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

“这个可能性不大吧?”森冈嘉纪摇了摇头,“他们没有这个必要,其实以每克8美元或者10美元的价格,他们已经能够把我们堵在市场之外了,没必要赔钱促销。唯一的解释,就是他们的生产成本的确低于5美元。吉田君,你能不能猜出来,他们是如何做到的。”

“除非……”吉田源嘴唇动了,一副欲说还休的样子。

“董事长,这是刚刚找到的一条消息。”花谷三郎的秘书走了进来,递过一张打印纸。新冢化工有自己的情报部门,随时追踪全球各种与自己有关的情报。一般的情报,他们会以汇编的方式提交给各位高管和相关职能部门。而特别重要的情报,就会像现在这样,迅速地直接报送到花谷三郎的面前。

“是中国国家电视台刚刚播出的新闻……”花谷三郎看了一眼打印纸上的标题,说道,“新闻上说,由大秦集团投资22亿人民币,相当于265亿美元建设的安河省岑州碳素材料厂,经过两个月满负荷的试生产,日前宣布正式投产,有关官员参加了投产庆典。这家碳素材料厂的主要产品是石墨烯,采用了气相沉积法工艺,日产……1500公斤!”

“嘶……”吉田源捂着腮帮子,直接栽倒在凳子上了。一次性投入265亿美元,直接形成日产1500公斤的产能,这是何其疯狂的一种作为啊,可这个秦海居然就真的做出来了。

265亿美元,即便对于新冢化工来说,也是一笔了不起的投资。这倒不是说新冢化工没有进行过这样大的投资,事实上,一家大型乙烯厂,或者其他的一些化工装置,投入5亿、10亿美元也并不奇怪。

关键在于,石墨烯是一种全新的产品,市场需求到底有多大,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正常情况下,一家企业应当会先建设一套小规模或者中等规模的装置,比如日产100公斤,或者200公斤,试探一下市场的需求。如果市场需求小于这个数量,那么由于前期投资少,企业也不会背上太多的负担。如果市场需求大,那么在一段时间内供不应求,也有饥饿营销的效果,能够获得一些额外的利润。

新冢化工就是这样考虑的,所以吉田源改造的第一套设备,正是日产200公斤的规模。在之前,吉田源从王晓晨那里听说大秦集团只准备形成日产5公斤的产能,后来根据客户那边的反馈,又猜测大秦集团可能会建设一套200公斤左右的装置。吉田源也是根据这个生产规模来揣测大秦集团的石墨烯成本的。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秦海居然敢于一下子砸进去近3亿美元,搞出了一套日产1500公斤的装置。

难道他就不担心产能过剩吗?

吉田源不知道,秦海对于石墨烯的市场是有着充分信心的,因为他了解石墨烯的性能和应用范围,知道一旦价格降下来,石墨烯能够用在多少领域中,这些领域对于石墨烯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庞大的,完全能够消化掉日产1500公斤的产能。

秦海开放石墨烯的研究,招揽全球的技术人员到红泽去研究石墨烯的应用,也是在为拓展石墨烯市场做准备。像马蒙公司这样的企业,在正常情况下,可能需要两到三年才能关注到石墨烯的影响,并且开发出基于石墨烯的新产品。而在秦海的推动下,这个过程只花了三个月时间,现在马蒙公司用石墨烯为原材料生产的各种专用薄膜风靡了整个欧美市场,每天20公斤的石墨烯供应已经有点不够用了,正在积极联系大秦集团,要求增加供应量呢。

大秦集团悄无声息地建了一套日产1500公斤的装置,瞒住了包括新冢化工在内的同行。等到这个消息最终曝光的时候,人家已经偷偷摸摸地满负荷生产了两个月,至于说这两个月是什么试生产,这简直就是侮辱大家的智商。谁家的装置在试生产的时候就开满负荷的,照着每克石墨烯5美元的成本计算,满负荷生产一天就是750万美元的投入,有这么大胆的“试生产”吗?

说穿了,不就是掩耳盗铃吗?偏偏新冢化工就没有听到铃声,还喜滋滋地想和人家打价格战呢。

人家的工艺比你的好,生产装置的规模是你的7倍,你拿什么去打价格战?

“董事长,我们该怎么办?”森冈嘉纪看着花谷三郎,似哭非笑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