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振荣从办公桌上拿过老花镜戴上,探头看去,只见在那晒图纸上,密密麻麻地画着图形,不同的图形中间还有箭头相连,组成了一个极其庞大的体系。
作为一名化工领域的专家,吉振荣当然能够看得出来,那图纸上长圆形的图形表示的各种化学反应器、冷却塔、溶解罐等容器,小圆形的东西代表着各种泵,而箭头代表的就是各种设备间的管线。他细细地把整张图看了一遍,思考了一下,说道:“你这是一套基本有机化工设备,看起来应当包括了甲烷系、乙烯系、丙烯系的各种产品。你拿这样一张图给我看,是什么意思?”
秦海道:“我们准备投资兴建一家大型化工厂,以乙烯为主,同时兼顾甲烷、丙烯等产品。这张图是我们初步考虑的一个生产流程,如果可能的话,我想请华清大学化工系替我们完成全部的工艺设计。”
第三百零七章 紧急任务
听到秦海的话,吉振荣摇了摇头,说道:“太困难了,这是谁设计的图纸,太不切合实际了。”
“怎么会呢?”秦海有些纳闷,这张图纸是他结合自己前世的一些经验,又请了安河工学院的化工系教授一块捣估出来。实在是安河工学院化工系的实力不够,有些复杂的理论研究做不了,所以他才跑到华清大学来求助。当然,他还有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这样的合作,与华清大学化工系建立起业务联系,以便未来把这里变成自己的一个外脑。
吉振荣道:“我没说清楚,我不是说这张图纸上的工艺路线不对,但它所需要的设备不是咱们国家能够做出来的。就说乙烯装置吧,现在咱们国家30万吨乙烯的工艺都还没有突破,你直接就想上80万吨的,怎么可能?”
秦海想了想,说道:“吉教授,我的考虑是这样的。一部分设备,我们可以直接从国外进口,比如乙烯装置里最困难的乙烯压缩机等等;有些设备呢,咱们可以从国外进口原料,在国内制造,比如乙烯球罐,需要一些耐低温的钢板,咱们目前还解决不了,可以考虑从国外进口钢板。至于国内能够生产的设备,就立足于国内。不过,有关整套装置的总体设计,必须在国内完成,这样也能够培养起咱们国家自己的装备制造能力,您看如何?”
“分项进口,在国内集成?”吉振荣有些明白秦海的想法了,他轻轻地用手指敲打着桌子,陷入了沉思。
大型化工设备的设计与建造,一直是中国工业中的一块短板。作为华清化工系的教授,吉振荣对此也是痛心疾首。他知道,要想培养起自己的设计与建造能力,必须拿着实际的项目来练手,而不是简单地纸上谈兵。但国内上马一套大型化工设备是何其谨慎的事情,怎么可能随便交给他们去练手?
到目前为止,国内已经建成和正在建设的几套大型乙烯装置,都是完全从国外成套引进的,国内也就是做一些边边角角的配套设备,核心部分根本容不得国内的学者和工程技术人员插手。
而听秦海的意思,他却是打算请华清大学化工系来做这套大型设备的总体设计,立足于国内力量来建设这样一套乙烯、丙烯的联合装置。如果这个想法真的能够实现,那么化工系那些做过程控制的教授们将得到一个极其难得的实践机会。
“小秦,你想过这样做的风险没有?”吉振荣感觉到有些不踏实,他怕秦海只是一时的心血来潮。
秦海笑了笑,说道:“总得有人去冒这个风险吧。吉教授,我觉得咱们国内这么多化工专家,众志成城,应当是能够解决这些技术问题的。真的有什么考虑不周全的地方,不信大家就看不出来。最后,等到全部设计完成之后,我们也可以请国外的知名设计院帮忙审核一下,他们是有这样的业务的。”
“审核图纸的费用,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啊。”吉振荣提醒道。
秦海道:“相比整套装置的投资,审核图纸的费用就算不上什么了。吉教授,我可是诚心诚意来求助的,您务必要帮我这个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