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了这么多天,嘴皮子都快磨平了,可是没有一家企业能够给他们一句痛快话,这让在学院里呆惯了的夏扬杰感到很不可思议。
“套用一句流行的话……这就是体制问题啊。”秦海无奈地说道。
路晓琳道:“小秦,现在我越来越佩服你们那个宁厂长了,他舍得投入一两百万在青锋农机厂建一个材料实验室,那个厂的规模比什么金南化工厂可小多了。”
秦海笑道:“小路,你可不知道,宁厂长这样做,也是冒了很大风险的。万一我们没有解决那些材料技术问题,这些投入就打了水漂了,宁厂长就干不下去了。”
路晓琳白了秦海一眼,道:“你这是在自夸吧?我可听宁厂长向杨主任介绍过,当时是你给宁厂长打了包票,说这些问题都能够解决,宁厂长才有胆量这样投入。对了,小秦,你能不能给金塘这些企业也打个包票,说他们的这些技术问题都是能够解决的,这样他们就不会再犹豫了。”
秦海笑着摇了摇头,道:“这个包票我可不敢打。我敢给宁厂长打包票,是因为他信任我,愿意照我的方案去做。金塘这些厂长都精得很,我给他们打包票,没准他们还以为我是在诓他们呢。”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秦海这话,只是一句托辞,真实的理由在于,他并不打算把自己掌握的知识无偿地提供给金塘市的这些企业。
在青锋农机厂承接汽车配件生产的过程中,秦海的技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上,他能够指出一个正确的方向,这就能够使技术人员少走弯路,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宝贵的时间。
如今,金南化工厂等各家企业面临的问题,与青锋农机厂十分相似。如果没有人能够给他们提供前瞻性的指导,任凭他们自己去摸索,所需要花费的成本是非常可观的,这也是于克岫等人不敢轻言投入的原因所在。但如果秦海愿意出手,这些障碍将不成其为障碍,许多技术难题是可以很容易地得到解决的。
关键在于,秦海有必要这样去做吗?
在青锋厂,秦海作为一个初来乍到的青工,如果不能露几手绝活出来,就无法得到众人的重视,也很难获得一个自由活动的空间。他替青锋厂解决了旋耕刀片的技术问题,解决了汽车配件的技术问题,换来的是从柴培德到宁中英对他的青睐,这是他现在能够充分施展手脚的重要基础。
如今,他的事业已经初步铺开,舞台已经搭好,再这样无偿地奉献自己的知识就有些可惜了,他希望这些知识能够为自己创造更大的效益。
持续近两个星期的调研结束,金塘市经委与工作小组的联席会议在经委的会议室召开,于克岫等一批企业领导也都得到通知前来参会,交流各自的想法。
“部里的领导给我们出了一个难题啊。”
会议开始,于克岫第一个发言,张嘴就是一句半开玩笑半认真的抱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