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她停顿了一下,试图找到一个最恰当的说法,但一时又找不出来。
杨新宇放下笔,对路晓琳笑了笑,说道:“小路,你是从大学一毕业就跟着人参加浦桑引进项目的谈判,对于狼堡公司的情况也是非常了解的。你说说看,像青锋厂这种行为,在国外是什么样子?”
“国外……非常普遍啊。”路晓琳的声音低了几度,她突然发现,青锋厂这种做法是国外厂商非常习惯的做法,而在此之前,她并没有觉得国外厂商这样做有何不妥。
杨新宇道:“这就对了。既然国外可以这样做,而且非常普遍,为什么我们国内就不能这样做呢?”
“因为……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呀。”路晓琳找到了一个说辞。
杨新宇道:“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基本社会制度,这一点是不能改变的。但是,没有理由说社会主义就不能搞转包,中央现在提出要搞有计划的商品经济,青锋厂这种做法,就是商品经济的一种表现。我们搞引进,不单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也要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经验。既然国外厂商都非常习惯于这种转包的模式,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尝试一下呢?”
“主任,你真的觉得他们能够一下子解决这么多技术问题吗?”路晓琳又找了另外一个反对的理由。她其实内心已经被杨新宇说服了,只是小姑娘心性,非要给自己再找个台阶不可。
杨新宇笑道:“能不能解决这些技术问题,就不是我们要关心的事情了。他们如果届时提交不出合格的样品,那我们就可以解除与他们的合作协议,这对于我们并没有什么损失。反之,如果他们真的成功了,那我们一下子就解决了73的国产化任务,这不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情吗?”
“是啊,那我也得求上帝保佑,让他们能够成功吧。”路晓琳说着,果真调皮地在胸前画了个十字,惹得杨新宇无奈地直摇头。现在这些年轻人,看了几部外国电影,就全盘西化了,这让他们这些老一辈如何能够接受。
宁中英一行与赵自然一行离开国产化办之后,便分道扬镳了。
赵自然他们急着赶回海东去启动伞齿轮的试生产,临行之前,马长峰与秦海约定,待前期实验有了一些成果之后就进行联系,以便请秦海进行进一步的指导。
宁中英他们在浦江又呆了一天,等来了中村俊的答复。福冈会社方面通过对秦海所写的工艺流程的分析,判断青锋厂的确有生产高质量旋耕刀片的能力,因此授权中村俊与青锋厂进行谈判,确定在价格和产品质量均令人满意的情况下,向青锋厂采购100万片以上的刀片。
带着几个意想不到的大订单,宁中英与秦海登上了返程的火车。
第七十四章 亦正亦邪
在西去列车的卧铺车厢,宁中英和秦海面对面地坐在窗边,一边看着窗外飞驰而过的景物,一边低声地讨论着那一大堆订单中的技术问题。
“小秦啊,我可是把全厂的声誉和前途都押在你身上了。如果你是吹牛的话,非但我宁中英晚节不保,整个青锋厂好几百口人都要被你连累了。”宁中英用半开玩笑半认真的口吻对秦海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