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页

因找的是工作室,而非如负责“时韵”和“那年食肆”那样成熟的公关公司。所有方案和流程都是由夏之余本人和工作室共同商讨决定的,一些资料也是由她本人亲自提供的。

从上午九点三十八分确定方案,到十时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有四个小时。

有各路“知情人士”慢慢出现在网上发声,引起大家兴趣,到现在“知情人士”的言论在网上小范围的流传,将话题引向“最初的撰写日志的作者”,增加新的关注点。未避免显得刻意,给出的信息零散,但频率相当密集,不给吃瓜群众思考的机会,直将思路带着跑。

【狗子花:这发文章的人说话语气很像我认识的一个人啊,和夏之余同班的,名字挺独特。】

【哈哈哈:哈哈哈楼上说的人我也认识,口头禅“我跟你说哦”,还有省略号总打六个句号。】

【j偶的風:别藏着掖着了,夏之余真名都爆了贾珍还怕个毛哦,甩张图给你们看看[图片][图片]】

配图是八月十九日贾珍发的逛小吃街的说说截图,里面一共五个人,除了贾珍,别人都被打了马赛克。

【晴天微笑:弱弱地说一句,我和事件女主住一个小区的,那女的不是山西煤老板……是她妈……】

多米诺效应带来的众多连锁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到达一个顶点,夏之余安排的人功成身退,将舞台留给引出的真正的网友,只时不时地控制一下舆论走向,这一波操作将话题直接引爆,直指贾珍!

大部分的吃瓜网友不会管自己吃的是什么口味的瓜,他们只需要保持一直有瓜吃就够了。

认识贾珍的人、认识夏之余和陆沅晴的人、早就流传在网上小吃街的其他角度图片,一项项摆出来,在转移关注点的同时,日志里提出的几个点显得滑稽又可笑了起来。

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发现了真相,他们秉持着“真理永远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的理念欢腾起来,比之前的言辞更加激烈。大家不再揪着初中女生是否被包养,而是开始探秘事情的真实性,就此,方案的第二步开始实施。

与预计时间相符,工作室人严密监控网上风向,汇报给夏之余。

下午三点,放在口袋的手机轻微震动,夏之余看着黑板上的物理公式没有移开视线,轻轻松了口气。

只响了一声,看来是没有问题。

坐在教室上课的孩子们尚不知外面的世界发生了怎样天翻地覆的变化,夏之余也不知,远在京城的徐家,有一中年人带着电脑敲开了他小少爷的门。

“少爷,视频做好了,您看一下。”得到里面人的允许,中年人推开门,将电脑放在桌上,播放上面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