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嘉淦面色更加复杂,他曾说:这世上只有两人,一人为利,一人为名。天下熙熙,皆为名利而奔波。当今曾问他,那你是名还是利?
他说:他这一生不贪,不求利,只为名而已。
就像今儿,站在老圣人面前,谁都不敢言先帝之错,他却前来慷慨陈词。有人说他为名也罢,但从他这里看,先帝确实是不该出现的。叫世人看来,自己当真是为了名不计代价吧。
这一刻,他跪下叩头,然后起身,颓然朝后慢慢的退出,之后才转身,脚步已经是踉跄起来。
直到晚上,乾隆才过来,整个人充斥着一股子戾气,“皇阿玛,您告诉儿子……儿子究竟是错哪了?”
林雨桐心里叹气,乾隆帝从即位初,就实行以宽仁治国的施政方针,在短短数年内,完成了政治风气由严变宽的转变;在乾隆六年左右,他也发现只宽仁施政产生的一系列弊端,于是施政方针重又趋于严猛。在这种由严入宽,由宽复严的政策调整背景下,还是发生了一桩重大政|治案件。
“查!严查到底,这次,儿子绝不姑息。”他说的斩钉截铁。
林雨桐马上意识到,便是此案影响了乾隆的执政风格,而且影响巨大。之后的文字狱,便是从此事起的。尤其是对于此案,乾隆主导追查,查了三年依旧是没有结果,而那一份伪稿,却传播极广。甚至于后世对于乾隆南巡的诸多看法,依旧在受这份伪稿的影响。
写这个稿子的人目的很明确,他就是想用这样的方式影响乾隆施政。文字狱文字狱,从乾隆的角度看,这些文字狱并不是冤狱。
而自己和四爷此刻,就站在乾隆转变的这个转折点上……
第372章 故国神游(33)三合一
这个节点利用的好很重要!
林雨桐不由的看向四爷,四爷手里摇着扇子,可这似乎也扇不走晚上的这股子闷热。
“出去坐坐吧。”林雨桐朝外指了指,“起风了,外面正凉快。”
焦灼的气氛被这么一打岔,直接给泄气了。
四爷起身,用扇子拍了拍弘历,“出来坐吧,不着急,慢慢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