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页

等学生们止住笑后,简清继续慢条斯理讲解:“神经内分泌学家苏·卡特进一步研究,发现田鼠从一而终的秘密,来自田鼠脑下垂体分泌的一种激素——后叶催产素,它可以帮助彼此建立一种依恋信任关系,使人忠诚。[1]”

t上展示了催产素的分子结构模型。

“我们人体同样存在催产素,大家应该学过它的作用,也是产科的常用药物——促进子宫平滑肌收缩,促进分娩。”

选修课的学生,来自五花八门的医学专业,临床、麻醉、影像、检验……

大一、大二的学生居多,生理、生化等医学基础知识正是学得热乎的时候。

“人类在恋爱过程中,同样会释放催产素。拥抱和性爱过程中,催产素的水平会明显升高,因此,肢体接触后、发生关系后,情侣之间的依恋关系会增强[2];”

简清在台上严肃地讲解,鹿饮溪坐在台下,想到地铁站门口的那个拥抱,默默红了耳朵。

“除此之外,也有研究表明,拥抱和性爱之后,女性体内的睾酮水平会立刻提高;

人体内的肾上腺素增加,导致遇到心上人,会产生紧张、冒汗等生理反应;

五羟色胺的变化,导致有关恋人的想法不断涌入你的思维,也就是俗称的‘思念’;

多巴胺的增加,在行为上的表现是精力增加,睡眠或食物的需要降低,注意力集中,并使恋爱中的个体,能够在恋爱关系的细节中寻找到快乐。换句话说,‘有情饮水饱’,有一定的科学根据。”[2][3]

“问世间情为何物?在生物医学领域,爱情,可以看作是催产素、睾酮、肾上腺素、多巴胺、五羟色胺等激素和神经递质,共同作用的一场化学反应。”

“爱情是化学反应的结果,但人和其他动物的区别,在于人是社会性动物,会学习,被教化,受文化熏陶,由人类参与的爱情活动,不单单只是一场化学反应。

sternberg教授在1988年提出了爱情的三角理论,认为爱情由激情、亲密、承诺三因素组成。

激情,是一种强烈地渴望跟对方结合的状态,主要表现形式是性爱,自尊、照顾、归属、支配和服从也是唤醒激情体验的源泉;

亲密,是两人之间感觉亲切、温馨的一种体验,亲密包含彼此互相喜欢、尊重、理解、分享、支持、帮助、沟通和珍惜。”[4]

说到此处,她停顿了会儿,抿了一口温水。